第221章 伟大的那时候(第2/3页)

因为是保密会议,所以不允许带无线设备,笔记本都只能通过网线连接。

感受着领导的视线,叶铭抬头,便见对方冲自己一笑:“小叶教授,来,我们大家听听你的高见。”

叶铭轻轻咳了一声,正打算客气一番时,身旁的牛主任便带头鼓起了掌。

掌声中,叶铭无奈地起身。

“坐着就行,今天是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的。”

“好的。”

坐下后,叶铭看着笔记本,调整了一下呼吸后抬起头来。

“我和领导的看法一致,就是我们正处在一场伟大的、走向未来科技的变革中。”

“按照未来法案的说法,他们将会在可控核聚变,AI,量子计算,空天引擎,半导体这几个领域进行集中扶持和发力。”

领导微微点头。

“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说法来。”

“首先,可控核聚变我们已经领先,半年后,世界第一个商业堆就要正式自持发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已经提出了基于目前技术和成果的改进方案,从而将Q值提高到100以上。”

“我不敢说我们能够领先多久,但起码五到十年是有的。”

众人便笑着鼓起了掌。

等到掌声稍歇,叶铭微微一笑:“其次,AI和量子计算,这看似两个领域,但在我们这里,其实只是一个领域。”

“最快今年底,最慢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完成100万个量子计算单元的量子计算机的组建。”说着叶铭抿着嘴,轻轻地吸了口气。

“根据目前国际量子计算领域的共同认识,要实现经典问题的量子化——也就是说,把量子计算机当成经典计算机来使用,可能唯一的路,就是利用强AI的黑箱思维逻辑。”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量子计算机是一个完美的数字大脑,现在对它的利用,都是管中窥豹,不足万一。”

“只有真正的强人工智能,才能掌握这个大脑。”

“而且,我在一开始,艾塔便是为了适配量子计算而做出的设计的。”叶铭抿着嘴,毫不掩饰自己的“自大”。

“这不是领先多少年的问题,而是……艾塔的诞生是个奇迹——其实我们已经尝试过多次移植,都未能再现艾塔。这点,牛主任应该最了解了。”

牛主任便在旁边笑着叹了口气,又摊了摊手。

他们确实已经和集智科技做过很多尝试。

结果自然是……如叶铭所言,copy代码之后,就是不灵。

“而空天引擎……我不敢给出具体的时间,但夸父计划已经正在筹备一个新的项目组,下一步计划便是打造真正的氦3聚变引擎。”

领导闻言便是一怔,他看了左右一眼,迟疑问道:“怎么没有看到报告?”

叶铭咳了一声:“一周之前,我们才开完会,刚画完饼……还在进行验证和计算……要递交课题报告,估计还有点时间。”

“哈哈,我就说嘛。”领导哈哈一笑:“继续!”

“其实……除了半导体,我们都是领先的。而半导体……”

叶铭轻轻地吸了口气。

“很多人,都低估了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和强人工智能上线这二者叠加之后所能诞生的奇迹。”

“当艾塔上到量子计算机后,所有半导体的尖端产业都将会被摧毁和洗牌,目前1万一张的显卡,10万一台的工作站,100万一台的服务器,1000万、一亿、乃至一百亿的超算集群……在可以不断增加量子阱、升级算力的艾塔面前,都是浮云。”

“到那时,我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艾塔在一秒之内渲染出一部电影,就能让艾塔解决湍流问题,让她满足全世界图形和逻辑运算的需求。”

叶铭抿着嘴,望向眼前的虚空。

眼前出现的,是一个他和伊塔展望了无数次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