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团队(第2/3页)

我最近打算回大陆成立半导体公司。”

周新和关建英已经很熟了,所以没有太多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

关建英一直在加州的旧金山湾区混,包括他后面创业公司也是在硅谷。

来旧金山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关建英问:“你打算做什么?模拟IC?和老胡不同,我也只会这个了。”

周新说:“模拟IC和光刻机。”

关建英马上意识到:“光刻机的研发投入不小,没个几亿美元连起步都难。”

周新反问:“你觉得我缺钱吗?”

“也是,你确实不缺钱。

我是以什么身份参与到这个创业中?”关建英意识到周新可是手握数百亿美元的人,就差把我有钱写在脸上了,所以他开始问其他的问题。

周新说:“CEO,我不太擅长具体的企业管理。

我只负责战略方向的把握以及部分研发工作,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全部交给你。

光刻机方向我已经找了一个研发主管,林本坚,也就是说这个企业现在只有两个人,我和林本坚。”

周新相信林本坚一定会答应他的条件,台积电和林本坚的第一次联系是在2000年4月。

参与新芯光刻机的创立,对林本坚来说,未来新芯光刻机上市后把股份变卖直接就是阶级跨越。

有周新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加上他对自身能力的信任,林本坚对把新芯光刻机运作上市有很强的信心。

周新相信,没有人能够比他开出更好的条件。

关建英想了想:“老板,这活老关接下来了,主要我现在也没有去处。

另外回之前的公司工作我也拉不下脸,你能给我这个机会我很感激。

我们现在也算进入工作状态了,既然要做光刻机,我这边再给你推荐几个人。

光刻机的难度要比模拟IC大得多,我们得挖人,得迅速挖人把架子搭起来。

严涛南和林进祥,他们两个在主要是负责芯片成像和光罩。

他们的加入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周新心想又听到熟悉的名字了,严涛南后来是ASML的全球副总裁,在光刻机突破上同样立下过汗马功劳。

至于林进祥,周新不太了解。

既然关建英把这两个人相提并论,那么林进祥肯定同样有过人之处。

关建英继续说:“这两个人都是台积电的研发处长,林进祥是负责总体技术把控,严涛南则是负责光罩技术。

我会列一个名单出来,我们需要对名单上的成员挨个挖人。”

“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台积电的工程师,我不敢保证都能挖过来。

但是最近我得到的消息,因为张汝京打算回大陆建厂,所以台积电很多工程师打算和张汝京一起回大陆。

现在正是人心思变的时候,我们去挖人有一定的概率。

但是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时间点。”

光刻机研发不是一门好生意,芯片代工同样不是好生意,芯片产业的下游,靠天吃饭。

建厂是一大笔成本,每年的设备更新是另外一大笔成本,能不能开工一是要看芯片设计公司的眼色,二是要看全球需求的具体情况。

周新心想,从台积电挖这么多人走,张忠谋知道了,我们在CAAS开会的时候他恐怕不会给我好脸色。

不过做事就是要拉得下脸,本来当时找张忠谋加入CAAS,就是为了挖台积电墙角的。

“关叔,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先把薪酬框架体系搭起来,然后再去挖人。

我们要成立的公司叫新芯科技,旗下分别有两家公司新芯半导体和新芯光刻机。

然后我打算把公司放在申海,你去申海之后,和吴世强联系,他在那边负责帮我打理投资业务。

你先把人力资源部门搭建起来,然后找个资深的外企hr,把薪酬体系建好,在建薪酬体系的过程中,一边去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