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回 岳父泰山内卷忙(第3/4页)

当下议定此事,方腊又道:“贤婿,我虽留在江南,却对扶桑好奇,你欲使老夫去扶桑,却是什么缘故?”

曹操便把自家攻略扶桑情形,拣重要的说了一番,最后笑道:“岳父莫怪小婿轻浮,当时想着那扶桑国虽然孤悬海外,毕竟也是老大一片领土,白白让彼处野人占据,岂不可惜?因此使此雀占鸠巢之计,让我汉家骨血,做他扶桑天皇!”

王寅、石宝等人此前听他说过扶桑之行,晓得他另立新皇,又留若干兄弟把持大权,却不料老曹使了个绝户计,预定了自家孩儿皇位,都听得目瞪口呆,齐叫“奢遮”!

老曹羞羞一笑:“本来同那皇后约好,回国之后,便派遣一员上将,五百精兵,东渡扶桑,驻守皇宫,镇压不臣,保我血脉长成,尽掌其国权柄,谁料回国后诸事匆匆,一时搁置。故此想着岳父若是有暇,倒是可以把明教传至彼处,就立为扶桑国教,也图个万世千秋。”

方腊听他此言,也是震惊不已:这个“武孟德”,当真荤素不忌!他这举措,同吕不韦何异?况且吕不韦毕竟能耐有限,终生不敢相认儿子,我这女婿若做了皇帝,便认了扶桑儿子又能怎地?

想到这里,心中却又一动:啊哟,他不是许了个儿子同金芝姓?他武氏的江山,自然轮不到姓方的做,但毕竟是他儿子,连扶桑野种都有皇位可做,我的孙儿便不行?西夏、吐蕃、大理、交趾,老夫将来设法打下一国,便让我孙儿为帝,姓武的难道不许?

一时越想越觉可行:我女儿青春正好,武植也正壮年,郎情妾意,岂有只生一个儿子的?说不定我的外孙便能继承帝位,啊呀,到时候一个孙儿一个外孙,一个小皇帝一个大皇帝……我老方家这不是发到天上去了?

当下把腿一拍:“贤婿啊!你何不早说?若早说时,我这做岳父的,无论如何也替你去一趟。一国基业呀,没有自己人守着岂能放心?还有你那些兄弟,也不好一直在外漂泊,总要有人替换他回来方好。”

方腊一边说,一边露出苦恼之色:“可是江南这里也是大事,不能任我师父乱搞啊……”他假做思考,眼珠子转啊转的,转到了王寅身上。

他毕竟也是一方大豪,莫看被老曹玩弄于掌心,那是对手太强之故,似慕容博这等老坏蛋,阴谋诡计玩了一辈子的,方腊也能察觉其心思,并慢慢把他架空,又岂是什么易与之辈?

王寅本是他手下右使,朝中尚书,如今却和他一样做了老曹岳父,心中岂能无动于衷?当下使一招顺水推舟——我老方在江南替女婿卖力,你老王准备去青州享天伦之乐?不存在的,老兄弟,卷起来吧!

方腊故意露出惊喜之色:“有了啊!贤婿,你如今分身乏术,正是岳父替你出力帮忙之时,老夫在江南坐镇,你那位王岳父岂不正好无事?让他去扶桑,替你打理基业!”

王寅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落,顿时吃了一惊:“我?方大哥,我二十余年不曾见女儿也!”

方腊摆摆手道:“王兄弟,你随贤婿回青州,先同令爱团聚便是,聚得够了,自登州出海,数日便到扶桑,若是想女儿时,何时不能回来看顾,却比为兄在江南,还要便利的多也。”

不待王寅回答,顾自对曹操道:“贤婿,你这位岳父,弓马娴熟,你手下虽尽有奢遮好汉,怕也无几个越的过他去,又通文墨,替你守把扶桑,正是相得益彰,却好换回你那干兄弟听用。”

王寅摇头苦笑,心下晓得这是来自同行的妒忌,也是老主公的小小报复,自己若是推辞,岂不是让女儿难做?当下慨然道:“罢了,方大哥这般力荐,王某若再推却,反显得懒惰了。贤婿,你若放得下心,我便去扶桑替你看顾,再让高玉相帮,他日真若同女真开战,也提一支兵马,去他老家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