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Chapter 7(第3/4页)

所以,并没有出现类似于找错位置的糗事。

但还是泄露出生疏的一面。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秋瑜眨巴眨巴眼睫毛,还没开始安慰或鼓励,他就极其冷静地卷土重来。如同实验失败以后,立即中断,分析原因,总结问题,重制方案,以一种理性而严谨的态度重新开始。

秋瑜再提不起劲去想他的“生疏”和“失败”,目光涣散,脑中只剩下“他刚才真的不是装的吗”的疑问。

在那之后,他们似乎成为了真正的夫妻,早晚都会接吻,有时甚至会在外面接吻。

她想要牵手或挽手,他也不会拒绝。似乎她想要怎样,他都可以迎合她,纵容她,目光却永远不会落在她的身上。

秋瑜有些迷茫了。

她不知道该怎样看待与陈侧柏的关系。

三年来,他们没有争吵,也没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只是因为她下意识忽略了那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她假装看不到他的冷淡、漠视和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假装看不到他拒绝与她交心的姿态,假装这三年过得非常顺遂——确实非常顺遂,只是一种说不出的挫败感,始终挥之不去。

从小到大,她都在“公司至上”的教育中长大,一度以为自己会像父母一样以事业为重。

她也确实以事业为重,尽职尽责地工作了三年,最终却只感到无趣和乏味。

——表面上,她是一个记者,可以配枪,可以深入险境;

实际上,她每次拿到的采访项目,危险性都要比同事低不少,一旦项目的危险性开始升级,就会转交给其他同事。

她所谓的事业,更像是一种角色扮演。

她试过换工作,但哪怕一开始谈得再好,第二天她必然会接到拒绝的电话,要么是因为对方通过某种手段查到了她的家世背景,要么是因为她的父母亲自致电“沟通”。

她不是金丝雀。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可以得到主人的关注或抚-爱,有时候甚至可以短暂地飞翔片刻。

她更像是一个华美而精致的金丝雀雕塑,极尽精细美丽,但没人会过分关注一个雕塑,也不会赋予雕塑飞翔的能力。

她想起那天早上的错觉——陈侧柏以一种几近露-骨的目光注视着她。

贪婪,痴迷,几乎令她毛骨悚然。

秋瑜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错觉。

现在,她知道了。

她想要被人注视,被人渴求,被人以一种贪婪而痴迷的态度爱着,而不是即使适配度100%也寡淡如水的婚姻。

仔细想想,她好像从来没有感受过浓烈的爱意。

其实也可以理解。很早以前,她的社会学老师就说过,现代人们的关系已被简化为“贫—富”,由于只剩下一种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也变得格外警惕防备。

她的家庭还好,像日本一些军-国主义氛围浓厚的垄断企业,甚至会出现弑父弑母上位的情况。

裴析算是她最好的朋友,但他看向她的目光,也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感。

秋瑜知道,这并不是因为裴析想要疏远她,而是从小到大的教育告诉他,不管多么亲近,不管她是否会威胁到他的事业,都必须跟她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样的认知,不只存在于他们的阶级。

而是存在于全社会任何一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不仅陈侧柏不可能渴求她,只要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可能像她想象的那样喜欢她。

秋瑜坐在办公室,撑着腮颊,有些烦躁地喝了一口咖啡。

她不想再跟陈侧柏这样得过且过下去,但又没有魄力,果断结束这段婚姻——陈侧柏再怎么不好,在那方面的确跟她合拍。

而且,比他聪明的男人,远没有他年轻俊美;比他俊美的男人,也远没有他的智力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