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图南哥可以分两斤猪肉(第2/3页)

社会越来越重视学历,社会风气的改变早就一点点地动摇了林武峰“一命二运五读书”的观点,这张鲜红的录取通知书给了他最后一击,林武峰决定弃暗投明了,“庄老师,我以后都听你的,你怎么管筱婷,我就怎么管栋哲,筱婷做一道数学题,栋哲就做一道数学题,筱婷写一篇作文,栋哲就写一篇作文。”

护士休息室窗外是一条小街道,一条夹在众多旧房子之间的狭窄的、曲里拐弯的小街道。

休息时,庄桦林经常向外张望,看这条街上的行人,看这条街道两边脏兮兮的民房,看民房外墙皮上的污垢和青苔。

刚开始时,她还会觉得悲哀或凄凉,“我这辈子就只能看这条街道了。”,渐渐地,她不再有太多无谓的情绪,她只是无意识地、习惯性地向外张望。

这一天,庄桦林向外张望时,她接到了大哥大嫂的电话,他们让她尽快办妥向鹏飞的学籍证明和成绩单,争取秋季转入附中读书。

庄桦林没来苏州,向鹏飞的父亲向东陪儿子一起来了苏州,他再三向庄超英解释,“桦林说,多一张车票多一份花销,桦林把她的车票钱省下给大哥大嫂买了些土特产,我送他就行了。”

爷爷奶奶在小饭馆设家宴,庆贺长孙庄图南考上了重点大学,同时也给向鹏飞接风。

黄玲心中郁闷,硬拉上林家三口,宋莹不好意思,“不缺一口吃的,去蹭家宴多不好。”

黄玲“哼”了一声,“小面馆而已,再说,图南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花到爷爷奶奶的钱,多花一分是一分,你们帮我多花点。”

黄玲又道,“爷爷奶奶到处宣扬大孙子考上同济了,奶奶还在单位传授教育经验,你们来,就当是看戏,饭菜不一定好,戏一定足。”

宋莹忍笑,“玲姐,你和以前不一样了。”

黄玲摇着蒲扇,慢条斯理道,“以前总想着给超英留点面子,好些话都憋心里,自从去年大闹一场之后,我就破罐子破摔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别说,破罐子可开心了。”

庆功宴和接风宴上,爷爷、庄超英和庄赶美三个大人,庄图南、向鹏飞、林栋哲、庄爱国和庄爱华五个孩子坐了主桌。

向鹏飞坐庄图南左手边,林栋哲坐庄图南右手边,笑得像朵花。

奶奶,黄玲,二儿媳、庄筱婷、宋莹、林武峰和向东七人坐在另一桌上。

林武峰一脸尴尬,黄玲邀请,他就乐呵呵地来了,事先完全不知道这是庄家的家宴。

同样尴尬的还有向东,爷爷事先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就把他安排到了女眷一桌,更何况林武峰原本是被安排坐主桌的,他推辞了很久才坐在了女眷这一桌。

两个尴尬人喝着热茶,努力找话题攀谈。

林武峰先夸向东带来的贵州特产,“我还是第一次吃到独山盐酸,口感真特别。”

向东道,“是鹏飞坚持要带的,他说给哥哥妹妹,还有栋哲都尝尝。”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话题渐渐深入,向东感慨,“养路工是又苦又累,工资也低,但好歹是正式工,有编制,将来有退休金。我回不了城,工厂也进不去,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林武峰在外人面前说话一贯妥帖,“家里两份正式工作,鹏飞很快就成人了,日子总是越来越好。”

说到孩子,两人都情不自禁看向主桌的庄图南。

庄图南穿着白色短袖衬衫,黑色裤子,整个人显得清爽干净,他的五官已经长开,眉目舒展,气质温和,颇有几分书卷气。

爷爷正在向邻桌的陌生人吹嘘,“我这大孙子,从小成绩就好……”,林栋哲一脸自豪,大力向陌生人科普,“同济大学可好了,全国重点,建筑系更好……”

林武峰直摇头,“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是栋哲考上大学了,图南来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