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4/6页)

韦家的地位因此事一落千丈,不但部分家产充公,且昭都那些故交好友都不再愿与他们有所联系。

因此,身为家主的韦书喜便咬了咬牙,选择携家带口迁往桃延发展。

“刚才那驾马车是从学堂方向驶来的,”江玉珣当即对玄印监吩咐道,“直接上前查看车中所载之物是什么,不得耽搁——”

漆黑的眼瞳如深潭一般望不见底。

似乎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是!”玄印监当即领命朝巷内而去。

江玉珣则跟在他们背后快步走向小巷。

梁志为一边跟他一起向前走,一边犹豫着开口问:“江大人……这车里面?”

不等他说完,江玉珣便沉声道:“雪天道路湿滑危险,行走都费劲,梁大人以为有什么东西值得为韦家人费这么大的劲用马车运送,并绕路停在后门口?”

梁志为瞬间睁大了眼睛。

说话间,玄印监已经一脚踹开了前方的马车。

伴随着“咚”的一声巨响,车夫抱着头从马车上滚了下来,同时大声叫喊着“饶命”。

玄印监直接跳到车内,一把将里面的东西拽了出来。

“是棉花!”玄印监的声音自巷内传了出来,一遍遍回荡在江玉珣的耳边,“江大人,马车内有一袋棉花!”

而另几名玄印监则直接进入韦家,押出了藏在里面的人。

江玉珣快步走来接过麻袋,他没有细察手里的东西,而是面无表情地看向韦书喜。

同时轻声对站在自己身边的梁志为说:“有人里应外合,从学堂‘买’来了棉花。”

巷子内突然安静了一瞬。

瘦死骆驼比马大,韦家乃昭都大族,江玉珣不信他们真的缺这一点棉花,甚至缺到了要与幼童抢棉花的地步。

韦书喜看上去五十多岁,身材痴肥。

直接被玄印监从被窝里抓出来的他只穿着一件中衣,此时正在雪地里打着哆嗦。

看到江玉珣的那一刻,更像是见了鬼一般地直往地上坐。

“江大人,江大人饶命啊江大人——”

“饶命?”江玉珣语气平静道,“听韦先生的话,您似乎也觉自己该是死罪?”

“不,不……”韦书喜疯狂摇起了头。

他在昭都时曾远远见过江玉珣一面,当时只觉眼前人清贵不凡,未曾料想到对方竟会有如此迫人的一面。

如今这一问竟直接将韦书喜吓破了胆。

不等给他多说的机会,江玉珣直接转身对玄印监吩咐道:“把韦家上下所有人和这袋棉花一同带回太守府,不得有漏。”

“是,江大人!”

-

韦书喜是个软骨头。

江玉珣几乎没有审,他便将前因后果一口气交代了出来——

韦书喜不缺旧棉衣,但缺“新棉衣”。

他虽不像大部分百姓那样面临冻死的危险,但还想再穿得更舒服、更温暖一些。

且总担心桃延的气温还会继续降低,自己再过几日也会面临生死危机。

再加上韦书喜是个极懂“人情世故”的人,他来桃延郡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四处走动”建立自己的关系网。

因此韦书喜早早便从当地官员口中得知了朝廷要带棉花来桃延的消息。

接着立刻花重金一路买通官员和看守,赶在女工没有把它们制成衣服前,迫不及待运了一袋棉花回家。

如今整座溪口城都忙得不可开交,要不是正巧撞倒江玉珣,这点小动作压根不会被人发现。

韦书喜泣不成声道:“还请江大人从轻发落,小人可以认罪受罚,再……再掏钱在北方买十倍多的棉花,通通捐给桃延的百姓。”

被他招出来的那几名官员和看守也在一个劲地磕头求饶。

“求求江大人放了我们吧,我们只是一时糊涂啊……况且那袋子里的棉花连小半石都不到。”

穿着中衣的韦书喜哆哆嗦嗦道:“是啊江大人,不过是一小袋棉花而已……按照大周律法,这也不算什么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