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乾坤(第4/5页)

……

炀帝冥寿大典那日,祭祀台前,头戴十二冕旒的少年帝王走下皇位,于万官朝拜前罪己陈词无善断朝政之能,为免延误国事,特奉姑母萧望舒为萧太主,赐掌玉玺,上殿摄政。

自此,宣室殿忙得不可开交。

好不容易忙完一通,文曦将将踩着时辰过来小庭院。

萧成霜赶忙拉过小花挡在圆圆肚子前,生怕文曦看出她又贪嘴。

小花鼓了鼓腮帮子,问道:“霜霜姐,你肚子怎么这么圆呀。”

萧成霜脸色一僵,一抬头,正对上她表姐似笑非笑的脸。

文曦这会儿过来却不是说闲话的。

她刚刚才得了消息,担心一会儿长孙蛮措手不及,赶忙过来先知会一声。

故此,文曦淡淡瞟了眼萧成霜,“一会儿回去绕着庄子跑三圈。”

萧成霜哀嚎:“那庄子有十六亩地呢!!”

“五圈。”

“……文曦你信不信我告你虐待小孩儿!”

“哦。那就再加两圈吧。”文曦摊手,“反正都是虐待了,咱们就认真点。”

“??”

林滢磕着瓜子,看戏看得不亦乐乎,中途还招手让小花过来,抓了把瓜子儿让她剥壳。

长孙蛮忍住笑意,拉过文曦,道:“你小心她回头饿狠了,晚上再吃两只烤鸡进去。”

此话一出,林滢“扑哧”一声吐出瓜子壳,又开始捧腹大笑。

萧成霜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法儿过了!

她一定要离家出走!

……

时辰快到了,林滢等人作为宾客要去观礼,先随春娘过去。文曦慢了半步,拉着长孙蛮低声道:“今天我路过中书省,正逢属官理出百官花名册要送去宣室。”

“这件事往年都会做呀,你怎么……”

“阿蛮,先生致仕了。”

长孙蛮愣住。

一时半会儿间,她反应不过来文曦口中的“先生”是谁。

“你在说什么?”

文曦叹气:“说是致仕,不如说是告老乞身。先生尚不满古稀之年,如今辞官而去,可能是想念家乡了。”

大夫七十而致仕。依何照青的年纪,再待三年也不为过。更别提有些时候朝中元老历经三朝,任至七十五还没告老还乡的例子比比皆是。

“怎么就、这么突然?”长孙蛮急得上手比划了两下,“前两天他还说要送份礼物给我。我、我及笄了,老头儿说他很高兴。”

文曦连忙拍拍她手,安抚说:“你先别急。你想一想,现在长安并不安稳,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明智。先生想回乡去了,这是件好事。他不用再沉浮官场,可以和好朋友舒舒坦坦喝点小酒了。”

这番安慰并没有让长孙蛮舒心下来。

她扯了扯嘴角,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问:“那以后呢,平就殿是谁过来任教。”

文曦的手微微一顿。

这才是她急忙过来告知的缘由。一会儿笄礼过后,围观的小娘子们不乏学宫同窗,昨日新来的掌殿博士已去上任,这件事势必瞒不住的。

文曦不由地暗自叹了口气,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稍微细想便知。

何照青一辈子都在念叨孔孟圣贤,一生循规蹈矩,最恨弄权贼臣。当初要不是看公西璧出淤泥而不染,他也不会收入门下。同理,他可以教导长孙蛮四书五经,也可以给她传授做人的道理,除了涉及到推行新政的一切。

公主府新政,在何照青眼里简直是有违常伦,他极为固执地反对着,包括给他的女弟子讲述朝政——他并不希望由他亲手传递着新政的薪火延续。

自然,萧望舒忍了多年,如今不会再忍了。

文曦并不想长孙蛮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慌乱无措。

她尽量缓和着语气,说出一个名字:“御史中丞田柯。听说他是魏太尉门生,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特别是对治国理政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