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建交(第3/5页)

“你说从r本过来,走哪最方便?”陈寄北看着地图问她。

走哪?当然是走CX半岛最方便。

不过现在不是战争年代,陈寄北要问的肯定不是这个,夏芍一顿,“你是问进出口?”

“嗯。”

那就是港口了,夏芍目光落到一个名字上,刚好陈寄北的视线也落在了那。

男人骨节分明的手指在那处一圈,“别的不知道,离咱们最近的肯定是大连。这里以前就是东二省最重要的港口,现在两国建交,贸易合作肯定比以前频繁。”

真的是十分敏锐了,中日建交的消息才刚传出,他就想到了贸易,难怪能乘上改革开放的东风。

可惜时期特殊,别说抓住这个机会了,他这几年束手束脚,什么都没敢干。

还好距离那十年结束只剩下四年,距离改革开放也只剩下六年。

夏芍看了看里屋的墙,“地图挂起来吧,也能让承冬和半夏知道知道世界有多大。”

夏芍穿越前那会儿,最讲究带着孩子去旅行,增长见闻和见识。现在时期特殊,没有介绍信哪都去不了,饶是如此,她还借着探亲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趟省城。

陈寄北没意见,正要去拿摁钉,有人敲门。

夏芍出去一看,竟然是当初卖他们房子的厉叔。

厉叔家离这不远,就在前面街边,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时碰上还会聊两句。

不过他去年冬天摔了腿,养了大半年才好,到现在走路还得拄根棍,不大爱出来了。两家关系又着实不算密切,夏芍想不通他来干嘛,但还是把人让了进来。

“这院子你们修得真不错。”厉叔拄着棍,进门先赞了一句。

陈寄北是个闲不住的人,生意没法做了,他就给两个孩子做东西,或者是整院子。

院子大门他没换,门里却用砖铺了条小路到厨房。踩上去又干净又平整,下雨的时候还不怕有水洼,或者一踩一脚泥,孩子玩乐的区域也多了个跷跷板。

小承冬和小半夏从小就是整条街最靓的崽,羡慕他们想和他们一起玩的小孩不知道有多少。

夏芍笑了笑,随口和对方聊天,“厉叔最近身体怎么样?”

“也就那样,摔一跤,咋地也不如从前了。”厉叔拍拍受伤那条腿,“这不眼瞅着天又要冷了,我家你婶子又没了,就我一个人在江城,我家大小子不放心,非让我上他那。”

厉叔老婆早几年就没了,他这次摔跤,还是他妹妹过来伺候了一段时间。

夏芍猜测着他的来意,“儿子这不也是孝顺您,接您去享福。”

“去儿子儿媳妇家,哪有自己家自在?我这也是没办法。”厉叔在厨房门口停住脚步,“我也不跟你绕弯子,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们还买不买房。”

买房?

夏芍有点意外。

陈寄北闻声从屋里出来,也不动声色挑了挑眉。

厉叔就叹了口气,“人都要走了,还要房子干嘛?估计我这辈子也不回来了。我这走得急,也不好往外卖,你们要我就便宜给你们,是租是卖随你们便。”

厉叔走得急,要卖房子的确没那么容易。

而且现在不比早些年,年轻人都下乡去了,只有极个别家里有能耐,去医院开个诊断证明,因病留在了城里。住房压力都转移到农村去了,城里的房子也就不值钱了。

像陈寄北和夏芍之前那套,还是在下乡前就租了出去,不然也不好租。

夏芍沉吟了下,“您准备卖多少钱?”

“我那房一共二间,跟你们这差不多大,你给我二百五就行。”

当初要八百,讲到七百六。如今同样大小的房子却只要二百五了,还上门问他们要不要。

别人不知道,夏芍可是知道再过五六年,下乡的知青便会返城。到时候城里人口暴涨,一房难求,这些没人要的房子立马会值钱起来,何况后续还会有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