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三章合一(第5/8页)

许如意自然不能说怎么来的,就推到其他人身上了:“我最近没少帮助南河省的企业进行机床升级改造,接触了不少外商,是听他们提起的。刚刚我跟几位泰国的采购商聊了聊发现,他们其实是先头兵,更多的工厂并没有动起来,我猜想,最近两年,在小容量锅炉方面的需求会很大,我认为夏国离着泰国如此近,物流成本很低,而且我们的锅炉物美价廉,完全可以吃下这个市场。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可以来我们住的华苑宾馆,我无偿为大家解说。”

廖远志问,也是大家实在是太好奇了。

但谁能想到,许如意倾盘托出呢。

非但将消息来源说了,而且还明确告知她的新消息——市场很大,并慷慨地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

纵然大家都是夏国的工厂,可在这里,是竞争关系,而且又不是一个省份的,就算挣了外汇,也不会流入到南河省,许如意这样,让不少人都不好意思了。

“许厂长,这会不会影响你们?”

许如意笑着说:“南海的徐科长是不是?首先产业是需要规模化的,盯上泰国这块市场的,可不止是我们一家,还有国外的众多著名锅炉公司,我们单靠自己,也很难竞争,不如大家群策群力。其次我也不是只靠这条消息签合同,放心吧,我们厂虽然是后进生,但这一年的进步可真是不小,我们有自信心,跟大家一起竞争。晚上聊起来您就知道了。我其实还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了。不过这会儿,谁也没当真,毕竟,能有什么小心思啊。

但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许如意说的不靠这个消息签合同是什么意思。

八点四十五以后,外商们终于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制热制冷区,一般来这边采购锅炉的,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多,诸如美国英国德国之类的,偶尔会有,但是并不多,毕竟他们自己的锅炉公司已经足够强大。

这批过来的,有印度人,也有马来印尼墨西哥等地方的外商。

大家立刻打起了精神。

跟他们的经验一样,外商们几乎在每个展台都停留了一下,翻看了产品图册,顺便还问询了配置和价格。

他们有的请了翻译,有的并没有,这个时候,如果参展厂家也没有外语人才,又没有请翻译的话,那么就是比划了。

好在大家都有经验,图片放在那里,配置早就用专用术语写的清清楚楚,价钱最简单,只要说出price,就明白这是问价了,到时候会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写在纸张上,这样也不会因为口音或者其他问题,出现误会。

一时间,所有的展台都忙碌了起来。

但客人中,大部分是很受欢迎的,也有一小部分,大家虽然也是礼貌对待,但根本就没准备成交。

说的就是印度采购商。

他们每次来,都会仔仔细细将所有展台跑遍,每一个展台仔仔细细问清楚,这个细致甚至可以详细到碳钢含碳量不同,需要采用怎样不同的热处理方式。

其实这也没什么就是要求严格,但是他们还有两点让人难以接受,一是印度有自己的印度锅炉法规,其中规定繁琐细致到所有使用的材料都需要检验,如果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就需要每一块材料的生产商和来源地。

曾经就有不知道的国内锅炉厂,签署了合同,因为履行不了这些规定,所以只能违约,赔偿了不少钱。

但事实上,这个要求对于现今的夏国来说,是非常难的,需要有人完全吃透印度锅炉法规,可他们的需求量目前看并不大,与其费这个劲儿,不如去生产别的——夏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锅炉一直是供不应求,大家并不缺饭吃。

二是因为他们对低价实在是太苛求了。如果仅仅是因为要求高,大家也愿意干,夏国人不怕吃苦。但问题是,他们每次都要比价,比完价,如果觉得不满意也不会买,等着下次展览再来比价,有人甚至为了采购可以拖延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