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机遇(第5/5页)

他们家虽然与郑侯府上有渊源,但也确实不能坐等郑府事事为他考虑。府里给金良从一个家仆带成了个六品官,已是非常好的主家了。

祝缨点了点头。以前不好说,现在有把握了——阮丞在兵部做郎中了。中低级的军官的管理、选拔、考核、升降,是兵部在做。

“这么多年的猪蹄子,可不能白吃啊。”祝缨笑着说。

“哎!”金大娘子说。

金良道:“你哎的什么呀。”

祝缨笑出声,金大娘子也笑出了声。

…………

祝缨第二天带着赵苏去鸿胪寺,先认齐了余下的人,再办交割。然后她就理所当然地将大把的事务都交到赵苏手上了!

赵苏是她带出来的人,做事与她有几分像,很是让人省心。

赵苏一就位,骆晟举荐的那位阳丞也快到了。鸿胪寺里已有人知道赵苏与祁泰的关系,又有小黄等人,祝缨俨然已掌握了鸿胪寺的半壁江山。却没什么人讲歪话——祝缨提拔自己人,但不刻薄其他人。

柯典客就一门心思也想变成“自己人”,与赵苏十分配合。

祝缨落衙后又往温宅去转了一圈,再往郑府去。

郑熹才从京兆府回来就听说她到了,在书房里见了她,彼时郑川正在一旁伺候笔墨。

郑熹道:“看来温家的事儿也耽误不着你。”

祝缨道:“只怕耽误着您了吧?”

郑熹挑眉,祝缨道:“温大郎在禁军里多少年了,这节骨眼儿上痛失慈母,上进的天赐良机也溜走了。”

“是啊,诸王蠢蠢欲动,”郑熹先踩了诸王一脚,然后说,“你是有想法了?”

祝缨道:“您要在禁军里头已经安排好了别的,当我没说。要是还没有,请您得尽早安排了。”

郑熹点了点头。

祝缨又说:“想来别人的安排也被那一场架打乱了。”朝会一场群架,武职的也有参与的,末了皇帝又把武职、禁军调动了一番。

郑熹道:“还有呢?”

“我在温大家遇着金大父子俩了,您要是对他们没有安排,我想帮金彪往上走一走。当年金大帮过我不少。”

郑熹问道:“你要怎么帮金彪?”

祝缨道:“他们的升迁是兵部在管,走一走兵部的门路。”

“阮?”

“是。”

郑熹道:“好。”

祝缨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当然。你自己的事情也要上心,鸿胪寺不是久留之地。”

祝缨笑道:“我不挑活儿。”

郑熹道:“那还往鸿胪寺里放那么多人?”

“不是往那里放人,是我到哪里,哪里就有我的人。”

郑熹笑骂:“大言不惭!与骆晟不要走太近,你难道想做外戚一党?他聪明能干也就罢了,一个菩萨,你拽不动。”

“这不是在一处混日子么?不在一处,也就管不了了。”

郑熹道:“邵书新后天到,休沐日聚一聚。”

“好。”

外面来说晚饭好了,郑熹道:“一起?”

“我又赶上了!”

……

邵书新入京的时候天气更凉快了一点,这天不是休沐日,祝缨还是预备落衙后去他家里看看他。

杂事都推给赵苏,祝缨翻看邸报,忽然觉得嘴里没味儿——陈峦的孙子、陈萌的儿子,出仕了,起手就是正六品。

飞快地浏览完了全部的内容,祝缨轻轻地合上邸报站了起来。

不知陈峦放不放心孙子进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