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152(第2/3页)

另一个箱子里则是四件厚实的过冬衣裳,针脚密实,里面塞满了松软棉花。闺女成亲那会儿正是冬日,这四件衣裳是她亲手做的,大丫那两件有穿过的痕迹,男子那两套瞧着还是新的。

吴老二竟是没瞧上。

原本这些早有痕迹,只怪她粗心大意没仔细琢磨,还以为女婿回回上门都贴心,又是拿肉又是拎蛋。现在回想起来,她们回回上吴家也没空着手,外人说他家受了吴家多少恩惠,其实仔细算下来真没有,都是人情往来,没谁单方面吃亏。

只是以前放大了女婿的孝心,看低了自家的付出,才叫外人逮着话说,他们没反驳罢了。

第三个箱子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物品,啥针头线脑剪子之类的,没啥好看的。

还有一个衣柜,当初花了一两五钱银子打的,还雕了花,没想到这个也在杂物间。二舅母看得直掉泪,她上回来衣柜还在他们的屋里,这衣柜显然是才丢进来的,想到闺女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陪嫁衣柜,心里不晓得多煎熬,她就心疼得受不住。

最后是一些首饰,一对金耳环,一个银镯子和一个银戒指。金耳环是吴家的聘礼,银镯子是他们两口子去镇上的首饰铺子买的,银戒指则是二舅母嫁人时她亲娘私下偷摸塞的,当时大丫哭得厉害,她也舍不得闺女,便把藏了一辈子的戒指给了她。

另外还有几两银钱,二舅母会侍弄菜,每年冬日她都会把菜挑去镇上卖给大户人家,钱就是这些年一点点攒下来的。

如今剩下的嫁妆,箱子便不说了,拿不走,费劲儿。衣柜也带不走,走山路大件的玩意儿不好带。至于首饰,金耳环和银戒指大丫都戴着,簪子在第三个箱子里,还有几朵珠花,至于银钱,这些年估计也花了。

他们夫妻俩翻看嫁妆时,大舅母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大背篓,进山拾掇被褥她都习惯了,陪嫁的被面面料好,她在杂物间里一阵翻腾,找到一块破布和一根麻绳,用布垫着背篓,把被褥和衣裳一股脑塞进去,妯娌两个一个摁着背篓,一个捆绑麻绳,不一会儿便垒了高高一摞。

箱子空出来,陈二舅挥刀便砍,哐哐一顿乱砍,全给砍成木材。还有衣柜,什么雕花不雕花的,全给砍了。

他都想掏出火折子一把火把这碍眼的木料全给烧了,但想到他们掏个刀吴老汉都能琢磨到土匪那头,他若是再烧间屋子,那老不死的怕不是要颠到笑出牙花子,摁死那夜的火是他们放的。

必不给他这个机会!

“还有没?”大舅母问道。

“就这些。”二舅母摇头,她蹲在地上双手攥着背绳,一个借力便把背篓背了起来。被褥用的都是好布料,塞的都是好棉花,虽然占地儿,但真不咋重,能背动。

他们出去后,陈三石也拿着和离书回来了。

卫大虎倒是想检查一下,但不认字啊,捏着薄薄两张纸抖了抖,斜眼瞅三石。陈三石也不识字,他挠了挠额头,以手挡唇低声道:“老头看着挺和气,他家还有儿孙辈,我认准了地儿,若是有啥不对的,咱就去把他家砸了。”

正经使了银钱的交易,老头若敢坑他们,他们有理找他家麻烦。

卫大虎伸手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出来一趟长本事了,张嘴闭嘴就是砸,和气些,咱可是好人家。”

陈三石点点头,就见他嘴里说着好人家的表兄,径直走到吴老汉跟前蹲下,一把抓住他的手在刀刃上飞快划了一下,吴老汉都没有感觉到痛,潺潺流血的手指便摁在了和离书上。

“你这是强迫!”吴老汉使劲儿挣扎,倍感屈辱,“我不认!”

“手印都摁了,我管你认不认。”另一张也摁完,卫大虎又去了吴婆子面前,捏住她的手指划了条口子,狠狠摁在两张和离书上,“等日后世道平了,陈家就拿着这张摁了手印的和离书去县衙办理相关手续,无论是律法,还是名义上的关系,自此刻起,陈大丫和吴家再无任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