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赢麻了(第2/4页)

大家没有话说了,只剩下这些感叹词,连贯的句子一句都说不出来。

“大家不要激动,再跟大家聊聊钱的事情,知道你们最关心这个。”

果不其然,一说到钱,大家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回来了,这个问题何止是普通人关心,那些有关部门的人更加的关心。

“所以,最后一点就是成本。初步估算,我们的管束通道在相同的距离下,成本是十分之一,以后工艺提升后,还能更低。

目前我国的高铁每公里成本大约1.5亿元,而地铁的成本更高,涉及到土方的建设,应该是4.5亿元左右。

但这些对于管束通道来说都不是问题。高强度的管道让它能抗住巨大的压力,相同情况下,对于施工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这就是为何成本如此低的缘故。

再加上管束通道材料的来源比较廉价,在这一层上面又减少了成本。管束列车是悬浮起来的,对导轨的要求不高,能通电,能在关键时刻卡住车子就行,这一块的成本也就降低了。”

“卧槽!”

陈潇话音未落,到场的人直接跳了起来,这个人正是夏国交通机构的领导,听到这个金额,谁还能坐得住?即便老成如他,也失去了分寸。

看到大家投来了讶异的眼神,他只好装作整理衣服,然后慢慢坐下。现场已经开始议论纷纷,网络弹幕沸腾。

“大家不要急,还没算完账呢!刚才说的只是建造成本而已。还有日常的运营成本。比如列车的造价,本来造价会比原来的列车更高,因为需要抗住恐怖的电磁力,但是我们改造了工艺,将重量均匀分部到车身整体,而不是集中在列车底部,所以造价反而降了下来。

日常磨损这一块同样会减少很多,以往的列车会跟铁轨摩擦,更换车底零部件,检修,维护更换铁道这一块支出很大很大。

而管束列车是悬浮起来的,根本不会有多少磨损,只要定时喷涂补充常温超导体材料就行。这一块的成本应该也是十分之一。

再者,以前驱动高铁,地铁的方式都是电力驱动,但是这个效率不高,浪费了很多电。有了常温超导材料,那就意味着电力完全没有浪费。不要小看了电费,这个是运营成本里面的最大头。这一块的成本,应该能达到八分之一以下。

我可以保障,以后单公里的票价很低很低,而且将会非常的普及,长天科技不仅会在大城市设立管束通道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还会把管束通道建设到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每个社区,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个对于长天科技来说并不会太困难,普及开了之后,就会根据实时的情况进行客流量的统计,安排车次。”

麻了,全部麻了,这笔账算来算去是没法算了,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听懂了,可是凑一起却没有了基本的概念,这踏马能节省多少钱啊?

谁来给老子算算?动态的,静态的都有,人全部迷糊了,但是大家有了个最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管束通道非常的省钱!成本相比现有的列车方式,非常的低!

一些专家团队已经开始计算了,他们算出一年省多少,两年省多少,多少年回本,带动多少经济,提供多少便利。经济账要算,人口福利账也要算,甚至还有社会意义的账。

“大家如果没算出来的话,我就直说了,保守估计,建造成本是原来的十分之一,运营成本总体来看是原来的八分之一。毕竟现在还没有进入运行,一切都是估计。我们完全可以健康运转,实现盈利。”

陈潇最后一句话,犹如炸弹一般,引发了所有人的议论。刚才陈潇一直发言,大家都没能集中精力来思考更多,生怕分心错过重要信息,现在陈潇“适时”的喝水休息,给了大家动脑子反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