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我们不乐意赚钱(第3/4页)

所有的县市,到了这个份上,都不想继续高负债运转了,那些债务几代人都还不完,风险太大了。这就是地方债的压力。

以前想解决当地的收支问题,一般就是举债,发行债券,找银行借钱什么的,最后债务越滚越大,坑也越来越大,这样的模式,总有暴雷那天。

这一次,市县们也就打算良性发展。至于那三十年的经营权,产生多少效应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带动经济。

另一个方案就是长天科技与城市共同出资建设,也就是工程款和材料都一起分摊,比例自行商定。列车由当地部门运行和管理。

每年要给长天科技的出资部分给予投资回报,年化利率15%以上。

这个对短期的资金压力比上一个方案要大,适合一些有支柱产业的市县,这种市县的收入较为稳定,资金相对可控。

但如果长天科技出资比例过高,地方的还款压力依旧不小,15%的年化利率已经远超平均投资水准了。

面对这样的条件,长天科技非常认真的听取了讲解,然后把方案拿回去后交给团队进行演算,推演可行性。

可惜的是,这两个方案都不尽人意,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穷!要不然它们也不会这么热情来找长天科技要合作了,都想改善当地经济,造福百姓。

第二场谈判仅仅过了两天就开始了,时间就是金钱,长天科技效率很高。

长天科技的团队宣讲自己的方案:“我方经过研究,结合实际情况。

现有两种提议。第一种就是长天科技全额出资建设,建设地每年给投资额年化利率3.5%的回报。直到回本且挣到10%的利润。

管束列车由双方共同管理。但技术有长天科技专门报管理,且长天科技有列车的无限调度和使用权利。

第二个方案则是城市出资,长天科技给技术,今后的运营五五分账。当长天科技回本并挣到10%的利润后,管理权移交给相关城市。技术依旧由长天科技管理,并且拥有无限调度权和使用权。”

话音落下,城市管理团队都惊呆了,这个条件何止是优惠?兼职就跟白送的没什么两样了!

无论是哪一条,重点都在于长天科技只想要回成本,顺带只挣10%的利润,要达成这个目标,基本上得二十年以上了吧?

二十年,就想着挣10%的利润?这么多钱,丢银行吃利息,定期一年都2.1%了,要是不搞高风险的理财,搞储蓄产品中的大额存单,轻松超过3.5%的年化利率。越大金额存这玩意,利息就越高,银行抢着拉这样的客户呢。

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有个城市的头头终于忍不住了,低沉且迟疑的问:“真的?”

“真的。方案你们来选,哪条都行,如果不满意,还有的谈。”长天科技的人一脸的严肃诚挚。他们的内心对这样的方案一开始也是不理解的,后来就变成了纯粹的敬佩。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城市管理团队的人就感觉是亚瑟出破晓,真是沉默又破防。他们本来做好了长天科技狮子大开口的准备,觉得利润这一块,怎么着也得20%以上的年化利率吧?

没想到长天科技全车就要10%的总利润,对于还清的年限甚至没有规定。

这个就意味着,在经营过程中,长天科技甚至要自己先掏腰包,先出现对管束列车项目进行维护,然后再等着结算。

至于其他的条件,真是不值得一提。技术由长天科技管理?

那就是句废话,不由它管理由谁管理?这样的技术即便丢出来,谁都搞不清,没看到国外的实验室都认命不追了吗?

况且,长天科技一直强调共同管理,甚至还做好了移交管理权的准备,这就意味着长天科技压根就不想凭着这个来垄断市场发大财。这是一家公司该做的事情?亲爹对亲儿子都未必如此毫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