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3页)

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中稿,前期已经投入了好几毛,苏茵算算账,只希望成功。

苏茵高中是在和平县上的学,语文成绩最好,年年都得年级作文第一名,对于征文赚稿费,她还是有些信心的。

解决了大事,苏茵又往供销社去,上回在火车上遇见的返城知青宋媛正在那里上班。

买纸笔那天,她时间匆忙,这回倒是能好好和人说说话。

毕竟她初来乍到,有些话不方便问顾家人的,倒是能和宋媛打听。

城南供销社生意还行,一般早上最热闹,不少人来排队抢新上的布料,临近中午人便少了很多。

宋媛向苏茵介绍了京市城南这块的情况,几个国营大厂,还有两所名校,以及各类大杂院和筒子楼的情况。

苏茵特意问了宋媛这边的电影院,宋媛还以为她想去看呢。结果人根本没这个意思。

“那你家亲戚在哪儿啊?”宋媛是个自来熟的姑娘,见着苏茵模样好,便多了几分亲近意思,没办法,她天生就喜欢好看的。

“第三军区。”

“军区!哇,军人可厉害了。”

说了会儿话,趁宋媛午休时间,两人去了国营饭店,苏茵用的是顾承安临走时塞给自己的粮票,□□票和八分钱买了一碗素汤面。

宋媛自己工作了,要舍得一些,点的汤面上加了肉臊子,额外多付了五分钱。

城里国营饭店的面条是细粮,散发着香喷喷的麦香,根根筋道,伴着大骨熬煮的底汤,让人食欲大开。

苏茵小口吃着面条,想起爷爷生前最爱吃面条,酸涩情绪涌上心头。

“你以后就住你亲戚家吗?”宋媛问她。

苏茵摇头,伤感情绪暂时压住,“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了。”

她哪好意思一直住人家里。

“我知道了,你想来找个对象是吧?”宋媛见过不少这样的,村里人来城里投奔亲戚,再找个对象结婚,就能把户口和粮油关系转来,还能慢慢谋个工作,以后生活就大不一样了。

“要不要我给你介绍?”宋媛想到过去在乡下种田插秧的苦日子,便一直鼓励苏茵留下来,“你千万别再回去了,回去种地太累了,就在城里待着。”

苏茵也是这样想的,可她不想随便嫁人,至于方法嘛,现在却不好明说。

“我明白的,谢谢你。”宋媛确实是真心实意为自己打算,想到明年年底就要恢复的高考,她暗示一句,“你现在还在看书吗?”

“没有,天天工作呢。再说了,看书有什么用?高中毕业就不看了,反正没有高考。其实我以前成绩不错的,还想过当大学生的。”

“兴许以后有机会呢,你有时间可以看看书,百利无一害嘛。”

苏茵提了几句,也不知道宋媛放在心里没有,两人吃了午饭便道别。

下午,苏茵去附近的新华书店逛了逛,想找找有没有高中复习资料,不过这时候高考没了,相关书籍也少得可怜,她看了一圈心里有数,这才看看天儿,日头西斜,动身往顾家去。

=

顾承安是踩着点回家的,下午和韩庆文捣鼓了一阵收音机,把他家里的收音机拆了研究半晌,还没彻底复原,只得作罢。

刚走进客厅,顾承安就听到老爷子正和苏茵谈话。

一个问一个答,画面十分和谐。

顾老爷子:“今天承安带你出去逛了?”

苏茵乖巧点头,“是。”

“都去哪儿了?”

“上午去了新华书店,还去了永华街,路过了京大,这儿的大学好气派。中午去了国营饭店...”苏茵看看老爷子,接着补充,“吃的肉臊子面,一碗□□票。”

“下午看电影去了?”顾老爷子点点头,继续问。

“对,我还是第一次进电影院,和露天电影真不一样。”苏茵侃侃而谈,“电影好看,打鬼子的。后面承安哥送我到院里,去找他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