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勒格兰僵尸(第6/15页)

这些信仰给奴隶的行为煽风点火,让他们对虔诚的基督徒施加了“恐怖、非基督教式的暴行”。他们也用“死人”或“僵尸”充当起义部队。无论这指示的是行走尸体,抑或知觉被神秘手法夺去的普通人,我们无从所知,但法国人(以及其他地方的人)的确相信这些奇闻逸事,并把这归因于“当地魔术”,赋予伏都教更黑暗的名字。虽然德萨林(他变成了新成立海地共和国的总统),或者之前的奴隶首领杜桑·卢维都尔,并非如某些作家(例如迈克尔·拉盖尔)所提出,不可能属于伏都洪刚,或有能力让死人复活,但毫无疑问,在其政治表面下,伏都教依然残存着。

政治

的确,由于1957年弗朗索瓦“医生老爸”杜瓦利埃政权上台,这种暗藏在政治表面下的权力一直持续到近代。杜瓦利埃对海地的独裁统治一直持续到1971年,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与洛阿有直接联系的伏都魔术师,他用恐惧政策统治他的国家。凡是在太子港他的总统房内拜谒他的人,都会被他杀死,他把受害者的头颅摆放在他的桌面上,用做炫耀他的威力的标志,也为了向人们树立那种形象。他用来镇压持有异议的人的秘密警察,是广为人知的马库特大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外号代表更为友好的事物。在加勒比民间传说中,马库特大叔或麻袋大叔是一位给小孩子带来礼物的人—几乎就如同海地人的圣诞老人。后来,在杜瓦利埃当政的时代,这个外号成为鬼怪的标准绰号。

马库特,正确的叫法是“MVSN”(“国家安全民兵自愿者”),听从杜瓦利埃的老友卢克纳尔·卡宾尼指挥,人人都怕他。根据当地的传说,由于他的等级中有很多杜瓦利埃亲自从坟墓复活的死人。当然,这也让马库特以及杜瓦利埃政权凶残的名声更加远扬,保住杜瓦利埃的权威。当弗朗索瓦在1971年去世时,他的儿子让·克劳德或“医生小子”继承他成为海地统治者。据说,他不是一位伟大的伏都主教。后来杜瓦利埃王室在一场起义中轰然倒下。1986年,“医生小子”逃亡到法国,马库特也销声匿迹—有人说,有些人回到坟墓里,等候医生小子的回来。今天杜瓦利埃家族依然逃亡在外,但他们已经不能在海地卷土重来。

美国社会

海地伏都教的很多训诫也在美国落地生根—特别是在奴隶人口众多的路易斯安那州。很多奴隶也一路来到南卡罗来纳州的水稻种植园工作,查尔斯顿市也成为伏都教的中心。但是,伏都教盛行的城市,却是像新奥尔良这种神秘、五光十色甚至在最好的年代都动荡不安的城市,以及城市周边地区。在很多方面,那里流行着更加残忍的彼得伏都教,这种残暴的形式关注诅咒和符咒(辟邪物)。在如灰猪—人肉等食人教盛行的沼泽地和支流,也有食人主义的暗示。人们无法走进这些沼泽地和支流,让这里的信仰有一种神秘色彩。成功地从港口或一些种植园逃出来的奴隶,把这些地方当做黑暗的避风港。人们相信,在支流心脏地区,居住着克里奥尔人,大部分人都反对白人,随时会攻击文明社会。据说,在支流、曼波和洪刚深处一些隐秘的墓地里,逃跑奴隶的后裔召唤古代非洲的神灵,让尸体复活,在人间闹事。这些后来成为了小说和电影的材料,但在19世纪,人们对此信以为真。

男爵

在美国,一些相对新的洛阿也加入伏都万神殿中。其中一位对死者意义重大。这就是墓地之王公墓男爵(BaronCimetiere),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他还是僵尸之王。正如人们对男爵的认识,他毫无疑问是海地撒麦迪男爵在美国伏都教的翻版,而撒麦迪男爵据认为是爸爸力巴的翻版。在新奥尔良的一些地方,人们也称他为十字架男爵(BaronLaCro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