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市场(第6/7页)

“朝廷补贴的惠民药局很好,但几百年来,历经宋、元两朝,直至今日,效果都不甚显著,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这种朝廷行政手段干预后的结果,是让民间私营药店缺乏动力帮助达成政策目的的。”

这句话,反而让高逊志有些期待,姜星火对于行政决策理解,到底是怎样的。

毕竟按理说,如果朝廷有能力的话,肯定是不能废除惠民药局的,否则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会大大提高穷苦百姓的医疗成本,虽然惠民药局作用不大,但是这东西必须有,这是朝廷的态度问题,如果姜星火打算直接取消,那么姜星火居心何在,就得好好考量一下了。

“惠民药局要保留,同时要运用律令和经济两种方法。”

“律令方法,如何改善百姓的医疗水平?便是要收集医书,召集名医,以朝廷的力量来制定一部比较权威、标准,同时能够分情况对症下药的医书巨著,并通过廉价印刷,将其普及到每一个县镇,让医师能够以相对标准,同时具体病情具体分析的办法来下处方。”

高逊志点了点头,这就是北宋的思路,不算出奇,效果不见得特别好,但肯定是有用的,医疗标准化嘛。

“经济方面,想要百姓能够享受更低价的医疗服务,要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的思路,其一是‘看得见的手’,这只手主要是让药材变得更便宜,也就是说需要一系列的措施,譬如用朝廷的力量,来建立一些能够大规模培育更廉价但药效基本相同的药材的基地,朝廷掌握着这部分药材的产销定价,自然能够对医疗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

“咦?”

三杨面面相觑,这倒是他们所从来没有设想过的道路。

因为一般来讲,朝廷要干预市场,从来都是简单粗暴直接使用行政力量,但这种朝廷不干预市场主体,只从上游原材料着手的办法,属实是让他们长了见识。

你说是否可行?肯定是可行的啊!

中药这种东西,除了一些带有迷信色彩比较离谱的原材料,比如什么孝子、烈女的独特产出品以外,大部分东西,其实都是动植物身上爆出来的,而且并没有那么罕见……这是必然的,罕见的早就吃绝了,没法当方子救人,而且给穷苦百姓开的方子,肯定也没什么罕见药材。

所以普通的药材,哪怕所需的生长环境特殊一点,朝廷也是有办法大规模种植的,只要肯投入,这一点是没问题的,后续回本也不难。

而掌握了一部分源头药材,而且由于大规模种植和人工成本低的原因,就足以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造成影响,这种可比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高明多了,朝廷如果觉得市面上的药材价格高了,穷苦百姓承担不起,直接下场砸盘就可以了。

“其二是‘看不见的手’,朝廷只需要通过经济政策上的小额补贴,促进医药行业的互相内卷就可以了,譬如……鼓励和支持小微药店的创立、药店医生的下乡就诊。”

姜星火没有说太多,但这简单的几句话,却如一道惊雷一般,炸响在众人的脑海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直到姜星火又讲了半晌,带着教师们把教案过完一遍下课,看着离开的人群,杨溥才有些肃然地悄声地对身旁的杨荣、杨士奇说道:“以前一直听你们说,我尚且不信,今日亲眼得见,倒是信了几分,国师之能果然不同寻常。”

杨荣和杨士奇只是笑。

姜星火坚持自己擦好了黑板,然后转头问依旧端坐在台下的朱高炽道:“大皇子殿下今日所来不知是为了何事?可是为了看看大明行政学校的进度?”

虽然是这么问,但姜星火心里也清楚,朱高炽应该没这么无聊,大明行政学校即便另起炉灶,但其实对现有的官员来说影响也不大,作为士绅阶层的利益代言人,朱高炽不至于亲自跑到这里来跟他掰扯什么,毕竟现在国子监体系还没被废掉,这其实就是新弄了个小国子监而已,很多年内都威胁不了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