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会计(第5/5页)

“而施幼敏等人的造假手段,也主要是虚构或瞒报各项开支,但四脚账,则完全可以做到采用流水结存的办法,结算出本期库存现金的余额,参加总簿或结册平账,这样若是有端倪,即便掩饰的再好,也很容易露出来,这就跟之前用宋代的盐税来推算我们现在的盐税,这里的原理是一样的。”

众人听明白了以后,都有些惊讶,这种记账方式的巧妙程度,是适应了传统的单式记账的高官们难以想象的,如果用在各级衙门都推广这种记账方式,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过去的旧账或许不好翻,但以后的新账,一定是能大大提高官吏通过篡改账目进行贪墨的难度的,而且不是一点半点,是整个工程量要翻十倍、数十倍,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官吏们心中的那条线。

而且即便有高手做戏做全套,一旦进行查账,“四脚账”这种复式记账,也很容易就能查出端倪来。

难造假、容易被查,这两点,显然能够大大减少类似的贪墨行为。

朱棣龙颜大悦道:“国师思虑周全,如此一来,施幼敏一案定然不复出现,就按国师说的去办,夏尚书觉得需要多少时间?”

夏原吉想了想,回答道:“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到永乐三年才能开始全国范围内实行……首先要制作和印刷相应标准的账册,数量很庞大,其次就是需要让各布政使司、府、县的官吏进行培训,熟悉新的记账方式,哪怕是分派,也得大半年的时间不可。”

“那就这么去办。”朱棣一挥大手,如是说道。

最后,对于施幼敏等人的判决,经过一番讨论,众人不约而同的望向了高坐在龙椅上的朱棣。

“陛下!”

名义上地位最高的礼部尚书卓敬出班道:“臣等请彻查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贪腐案,还天下以朗朗乾坤!”

说完他深深一揖。

实际地位最高的吏部尚书蹇义亦出班附议,并再次拱手道:“陛下,臣等恳请彻查两准都转运盐使司贪污,从重从速,以儆效尤!”

“好!”

朱棣抚掌大笑,随即站起身来,负着双手,缓缓踱步到了大殿中。

“传朕旨意,立刻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盐使施幼敏等人押往京城,凌迟!犯官家属,流放三千里!”

同时他背对众臣下令道:“盐使司其余官吏,不问功过,全数革职,押解回京,待审讯结果,若不涉及此案又清正廉洁、能力尚可,则予以调任地方。”

“遵旨!”

消息很快传出,对贪腐官员予以凌迟,并追究与其来往的士绅、盐商,轻则罚没家产,重则连根拔起。

当然,为避免造成恐慌影响,也明确说了,不会过度追究人身责任,以罚款为主,但即便如此,消息依旧在短时间内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各府县,让黄淮境内人人自危了起来。

一些官员得知这样的结果后,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否则现在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

黄淮那边变了天,南京中枢这边也没闲着,随着“四脚账”复式记账法在中枢六部及各寺的试点,对于之前发现的物品采购里面重点暴露出的问题,姜星火也开始了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