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南北(第6/8页)

财政状况的好转,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朝廷又有钱出兵打仗了。

大皇子朱高炽结束了闭门思过后不久,在南方憋了两年的二十几万燕军主力,也在今年历时上百天,完成了三大营军改,开始拔营北上。

太学之会、甲申科科举,这些事情都搞定了以后,朱棣自觉了无牵挂。

正所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伐草原”……朱棣体内的战斗热血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北方还有那么多的敌人等着他收拾,眼下南方各方面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朱棣自然是要率兵北上的。

不过在北上之前,朱棣还得做些布置。

“父皇!”

御书房中,三皇子朱高燧躬身禀报道:“大哥那边似乎有些蠢蠢欲动了,刚刚结束闭门思过,最近就有不少人都在登门拜访。”

朱棣闻言,嘴角勾勒出一丝弧度。

自己这个大儿子,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你大哥这是眼看进度落后,有些着急了,这也是难免的事情。”

朱棣轻描淡写地说道:“朕让他在家里休息仨月,他也是坐得久了,静极思动嘛。”

三皇子朱高燧道:“儿臣只是担心……”

朱棣摆手笑道:“你放心,你大哥那点小把戏瞒不过朕,你别忘记了,这些日子你大哥都干了什么,朕早就知道了。”

朱高燧闻言顿时一凛。

父皇这是话中有话,实际上,虽然上次妖书揭帖的事情,纪纲并没有能把那些暴昭余党彻底地给揪出来,只是抓了一些凑数,但朱棣并没有因此问罪于纪纲,反而加大了对锦衣卫编制的扩充力度。

姚广孝手里的情报组织,已经全部交了出来,而负责监察王公大臣的朱高燧,也开始被锦衣卫接管部分权力。

“这次北征草原,很多大臣都要随行,就让老大留在南京,朕倒要看看他能掀起怎样的风浪。”

在这个语境里,风浪显然不是贬义词,朱棣是想看看,被憋了三个月的大儿子,能不能不辜负他的期待,干出点政绩来。

“对了,朕听国师说,你想去吕宋?”

朱高燧忙道:“上次听国师说吕宋的消息,就提了一句……父皇您也知道,国师在诏狱里就讲过,那时候儿臣就觉得,吕宋这地方挺不错的,要是能当藩国,也比在大明本土自在一些。”

“你真是这么想的?”朱棣看着三儿子问道。

“真的,比金子还真!”

朱高燧信誓旦旦地说道:“儿臣听说三宝太监在外面跑了快半年,见识过异域风光,儿臣认为,那儿确实是一块宝地,如果能收为大明国土,那该多好啊!”

朱棣看了眼朱高燧,反而低头不语,陷入了沉默。

从内心上来讲,老三没有争储之心,他是很欣慰的,这样不管老大老二怎么争,老三总能是全身而退的,他不怕老大和老二争,反而怕老三不自量力,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但旋即,朱棣就有些悲哀。

朱棣很清楚,老三说的这些其实都没错,他自己的本心,恐怕也是远离大明国内的是是非非,在海外封藩,那就是自己的独立王国,是实打实有财权、军权的藩王,而不是国内被圈养起来的猪。

但作为父亲,一想到自己从小一手养大,长大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自己造反的儿子,以后就要离开自己,前往数千里之外的地方生活,朱棣这个老父亲,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可惜了,朕没有空闲与你一起去。”

朱棣摇头道:“不过你若是想去吕宋,可以等下次郑和的舰队回来,跟着出海一趟,别人说的跟自己亲眼见的,终究不是一回事,你去吕宋看看再决定吧,要是觉得是蛮荒之地,朕给你在国内找个好地方封藩也是一样的……不论如何,南洋路途远,让郑和陪着你一同过去,也有个照应,否则朕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