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连城的银票(第2/3页)

“姚伟大叔。”古羽愣是赶着小驴车挤了过去。

“你咋来了?”姚伟大叔看了看他:“来卖草药?”

“是啊!”古羽笑容大大的,比天上的太阳还灿烂:“今天的集市,怎么这么多人?”

以往可没有这么多,夏天那会儿,大中午的都没什么人上街。

“你啊,头一年来,不知道,这眼看着要秋收了。”姚伟大叔道:“在中秋节前就得收完,然后晾地,翻土,下肥,种冬麦。”

古羽听了有些惊讶:“这么早就秋收呀?”

他知道这边基本上都是水田,收了稻子之后,要晾晒一番,干了之后再翻地,下冬小麦的种子。

那句农谚是怎么说来着?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就是说冬天能连下三场好雪,来年的麦子必定大丰收。

指麦子能不能丰收,冬雪是很关键的存在。

“不早不行啊,怕来不及收成呢。”姚伟大叔笑着道:“你在这里过几年,就知道了。”

古羽头一年来,不是这边的人,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哦,我知道了。”古羽想了想:“那您什么时候去我那里?”

“八月初一就得去,八月初十之前就得收割完,八月十五之前得缴纳税粮。”姚伟大叔盘算的时间十分紧:“还得卖粮食准备税银。”

家里一年到头,闲着的时候少,土里刨食可不容易了。

“粮食别卖给旁人了,卖给我吧。”古羽立刻道:“我买了也省事儿。”

他一个人过日子,这粮食什么的,也是买一点吃一点,他的粮仓还是空的呢。

不是不想填满,实在是粮店的粮食有点贵,他还不如直接在姚伟大叔这里买呢,好歹五十亩地的粮食,去掉他的租子,去掉税粮,剩下的那点儿,他觉得应该足够他吃一年的了。

而且他只要不把稻米去壳,就能保持三年,他要吃的时候,大不了现去壳儿,跟新鲜的大米一样。

其实在这个时代,真正能顿顿大米饭的人家,太少了。

大家都指望稻子卖钱呢,有几个人家舍得吃啊?

无非是杂粮,粗面的掺和着吃,来了客人才有个米饭吃。

“你能吃的了吗?”姚伟大叔道:“这五十亩地的粮食,去掉税粮,去掉你的租子,还得剩不少。”

“先买下来再说,大不了,吃陈粮也一样能饱肚子。”古语笑着道:“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这个时候,天灾人祸的可没什么社会福利保障。

朝廷的赈灾什么的,聊胜于无,不然他也不可能混个安置流民的名额,把户籍落在了这里。

“这倒也是,你一个人,也不种地,有个什么,有粮食总比空米缸强。”姚伟大叔想到了古羽的出身,流民啊,可能这孩子心里还是没底。

不过能把粮食卖给古羽也挺好,省得到时候送去粮店,还被人压价。

粮店收粮食的时候,自然是怎么低价怎么收,那个时候正好是要缴纳税银,农人都要卖粮食换钱的,不卖就没钱交税银。

粮店就是卡着这个急需用钱的时候收购粮食。

“那就这么说好了啊。”古羽跟他打了个招呼,粮食的问题就解决了。

高兴啊!

然后小驴车就停在这里让姚伟大叔给他看着点儿,他自己钻进了集市,买了烧鸡,买了一扇排骨,还买了几个油炸糕,两包糖果子。

烧鸡他留了一只,糖果子留了一包,其他的东西他一股脑的塞给了姚伟大叔:“我就不去家里了,这会儿要回去啦。”

“这些东西……。”姚伟大叔不想要,可古羽留了东西就赶着小驴车走了,他这边还有车子和柴呢,也不敢离开太远:“你这孩子!”

其他人看了都羡慕:“这是你侄子啊?够孝顺的啊?”

又是烧鸡,又是排骨的,还有油炸糕和糖果子,出手够大方,还预定了姚伟家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