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三月茵陈四月蒿(第3/4页)

于是他们就知道了,那些河边的野草,竟然可以卖钱!

两家人默契天成,连夜制作干粮,然后又全家齐齐上阵,去了河堤那里上工。

连清明节都没回来过!

而古羽在清明节的时候,祭祀了一番师父和师姑。

算作他的家人了。

“在家吗?”是张氏妯娌俩,一起来了。

古羽正好给师父上了香,出门就看到这对妇人站在门外:“在的,在的!”

“给你俩送点青团来。”张氏妯娌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了一个竹编食盒:“刚学会做的,味道一般,你俩将就着吃吧。”

“谢谢。”古羽真诚道谢。

结果又听到张氏妯娌俩给他八卦了一下那两家人的事情:“听说他们去了河堤上工,也学了咱们,收集了不少草。”

“啊?”古羽莫名其妙,这是咋回事?

“哎,都怪我家孩子嘴上没把门的,说了咱们将河堤上的草,卖给了药铺,换了钱的,他们就学了去,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张龙媳妇儿还不太高兴:“我已经打骂过孩子了,什么都往外说。”

这事儿本来闷声发大财的,现在那两家知道了,就有样学样。

让人十分不开心。

“算了,他们想折腾就去折腾吧。”古羽也没当回事儿,是个人都能采药制药,他还赚什么钱啊?

果然,几天之后,靳不二驾车带着他和药材去了百草堂,卖竹茹的时候,就听徐老板跟他们抱怨:“这两天也不知道哪儿来的一伙人,非得要来店里卖草药,卖就卖吧,收谁的草药不是收呢?偏偏他们那一大堆的草药里什么都有,杂草和草药都不分开,让我给他们分啊?我是太闲了还是酱油吃多了?”

靳不二跟古羽对视一眼,心里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两家人。

“不止我这儿,城北的王春堂也是如此,都烦死了!”城南的百草堂,城北的王春堂,都是百年老店了。

他们两家收购药材价格给的公道,但是要求也高啊!

而且他们两家生意好,哪儿有那个时间和空闲,给采药人分什么药材和杂草?

他最喜欢的就是古羽这种采药人,药材收拾的干净利落,直接上斗子就能卖。

古羽笑笑不说话,靳不二也不吭声,俩人卖了草药,就去采购了一些家里常用的东西,回去了。

南方的三月份,已经草长莺飞。

此时的茵陈就长成了,刚过了清明节,古羽就没日没夜的收割茵陈,各种制作。

“不用这么着急吧?”靳不二看他自从清明节过后,就恨不得每天早出晚归,比下地种田还要抢天时。

一天到晚都不见他闲着。

家里家外铺满了各种簸箕,晒满了嫩绿的草。

“你不懂,过了三月,就没茵陈了。”古羽摇了摇头:“江南这边,三月茵陈四月蒿,一旦这茵陈到了四月份,就是蒿子了,落了下品,不是茵陈啦!江北气候比江南慢一个月,是四月茵陈五月蒿,大江南北的天时差距就是如此。”

蒿子,就是本经下品。

那地位,跟茵陈是云泥之别。

“好,我不懂。”靳不二伸手把人拉起来:“你去抻一下胳膊腿儿的,一会吃饭了,我特意去小溪里捞了鱼虾。”

然后炖了一锅,味道还不错,搭配的杂粮米饭,应该很下饭。

古羽忙得很,吃饭也是加快了速度的那种,他一共在三月份搜集了两大麻袋的茵陈,还有编了好长的艾草辫。

“你弄这个做什么?”这东西被古羽编的像个麻花绳子似的,长长的盘绕在屋檐下。

“夏日里点来熏蚊子。”古羽得意的道:“还能做个艾炙。”

“哦。”其实靳不二,有听没有懂。

但照顾古羽一直都很用心,他甚至还学会了捞鱼虾,还把一些小虾子过油煎炒,再放调味料吃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