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对弈(第3/3页)

张元清笑道:“朕的第一子,叫杀和珅!”

……

内阁,宏图殿。

焚香袅袅,六位大学士坐于案前。

郑文翰端起茶碗,捏盖轻轻划拉杯沿,慢条斯理的品茶。

包括杨正在内的五位大学士,沉默的等待着。

郑文翰放下茶碗,道:

“我不同意。”

他面前的奏章里,罗列着足足十六位贪污腐败官员的名单,弹劾之人是御史台御史大夫,杨正的心腹之一。

不等五位大学士开口,郑文翰娓娓道来:

“前线守军竭力抗敌,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名单上的官员大多身居要职,不宜在此时动。再说,这些人是否贪污,还需核查。

“本相建议,秋后算账。”

遭受弹劾者,超过一半是郑文翰的人。

杨正具以力争:“正因为非常时期,所以才要清除这些蛀虫、害虫,岂可把重权交给毒瘤?”

郑文翰淡淡道:“此事无需再谈。”

“可停职调查。”

“不可!”

杨正与郑文翰展开激烈辩驳,四位大学士在旁扯皮拉架,一人中立,两人偏帮郑文翰,一人则坚定不移的杨派。

南朝的政治权利,由上及下,分别是皇帝、内阁和六部。

其中,内阁由六大学士组成,郑文翰和杨正两位大学士,又同时任右丞相和左丞相。

没错,南朝的政治体系里,既有内阁又有丞相。

内阁权力虽大,却受皇权压制,但丞相不是,丞相的权力能威胁到皇权。

因此,皇帝和内阁矛盾重重,在南朝五百多年的历史里,相权架空皇权的例子并不少。

赵舜的权力早已被内阁架空,他更多的是以吉祥物的形式和身份坐镇皇宫。

此刻与郑文翰博弈的,是右丞相杨正,而非皇权。

从正午到黄昏,双方博弈未果,心力交瘁,不欢而散。

……

天机楼。

一缕血色残阳穿过瞭望台,照入丹室。

由一缕神念凝成的国师盘坐于桌前,淡淡道:

“陛下不理朝政多年,凭何认为,一道御令,便会让内阁臣服?你想惩治奸臣收拢民心,此乃昏招。”

张元清沉默几秒,想了想,道:“朕还有一招,明日再告诉你。”

……

深夜。

孙淼淼打开帮派仓库,从中取出小红帽,戴在脑瓜上,化作星光离开杨府。

她目标明确的来到一家米铺里,进入米仓,只见粮囤中盛满一粒粒稻米。

“啧啧,城外的难民都啃树皮了,粮商家里的米却堆积如山。”她打开小红帽的内部空间,将整整一仓库的粮食收入其中。

接着,化作星光离开。

一整晚的时间里,她出入各大米铺、商贾和朝廷大臣家中,窃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