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请陛下将山川社稷禅让与长安公主!(第3/4页)

在魏瑾尖细的嗓音中,苏予浠表情平静的率先站起,继而便是谢建阳等人。

宣安帝赵献面容平静的在魏瑾的跟随下从侧面走入,在跨上通往帝座台阶的一刻,他脚步微微一顿。

因为他看到了不少陌生的面孔。

内阁什么时候换了这么多高层了?

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啊。

不过都到这一步了,他也懒得多想的迈开步子走上月台,于帝座前转身俯视着这个国家替赵家做事的臣子。

所谓大朝会,通俗点讲就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此为核心商讨、汇报国事之后,便是庆祝新年到来的和皇帝一起吃吃饭、喝喝酒、听听歌、看看舞……最后各回各家放几天假。

“礼!”魏瑾高声开口。

虽然如今见陛下不用跪拜,但是该有的作揖行礼不能少,只是……没有人动!

魏瑾脸色一怒,刚要开口,赵献挥了挥手制止,面无表情的坐到皇位上。

他的眼神扫过苏予浠,微微蹙眉,怎么不是苏奕景?

苏予浠可没有参与大朝会的资格。

苏奕景准备带兵攻入宫城,所以把女儿留在这里么?

压下心底思绪,他又看向了以谢建阳为首的内阁重臣。

内阁重臣那一双双直视自己的眼睛,让赵献不由自主的握紧袖袍中的双手。

尽管他底气十足,但心底却莫名有种慌张感。

真想把这群家伙的眼珠子都抠出来,看看还敢不敢这么看朕!

“陛下。”

在皇极殿外逐渐落下的钟声中,谢建阳直接出列作揖行礼,用早已经想好的古时说辞开口:“臣有事上奏。”

听着谢建阳的声音,赵献双眸微眯,“上奏”这两个字自己有多少年没听过了?

“讲!”

谢建阳抬起头看着宣安帝,声音平缓、不疾不徐:“内阁朝臣、天下百姓皆认为,玄清帝室历经两百九十二年,由盛而衰,由荣而枯,海津大案、平西王叛乱、南方失联之后,更是气数已尽!”

“长安公主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超古越今,光照天地……”

苏予浠瞥了一眼谢建阳,到底是内阁首辅,文化底蕴就是深,再伟大的明君也喜欢这种话。

宣安帝赵献此时握紧了龙椅扶手,眼神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苏予浠。

不是长安王苏奕景,而是长安公主苏予浠???

说完一大串话的谢建阳换了换气,随即再次开口:“陛下何不效禅让之道,将山川社稷禅让与长安公主?”

“如此上合天心,下合民意,陛下也可以享受清闲之福了!”

此时,宣安帝的视线已经从苏予浠脸上移开,转而死死盯着谢建阳。

难怪长安第九军团能直接进驻帝都,难怪朝堂之上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原来内阁已经站在长安国那边,一起合作对抗帝室!

“此事臣等已经议决,还请陛下准奏!”

话音落下,谢建阳再次朝着宣安帝作揖行礼。

“请陛下准奏!”

内阁重臣们在此刻异口同声,声音之大遮掩了皇极殿外的呼啸风声和猎猎作响的龙旗声。

虽然刚刚发现内阁已经和长安国合作就猜到了此时这个结果,但赵献心底还是难掩愤怒以及慌张。

即使自己有帝渊这个底气,但是民心尽失所带来的冲击,是身为帝王最为惧怕的某种无形力量。

这意味着亡国、意味着赵家帝室两百九十二年的历史断送在自己手中、意味着自己将成为亡国之君,被钉在耻辱柱上!

“你、还有你们!”宣安帝眼神凌厉:“想让朕退位?”

“禅让!”谢建阳直起身子看着赵献:“海津大案之后,本就算庸君的陛下已经背上了昏君的名声。”

“陛下既然已是昏君,何不在此时效仿圣君之道,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美名,也可给陛下留一份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