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公子无意(第3/5页)

端午拖着步子,正要寻个合适地方。眼角余光,却见尉迟无意用手一撑石榻站起来。

那猫并不怕人,只心有不甘,对端午张嘴,虚张声势。端午笑了,抚摸猫耳朵。

虽尉迟亲切,但燕子京总显拘束,毕竟盛情难却,他终于走向葡萄架下。

迷路紧张,从此释怀。端午想:大不了说是找地方解手去。反正自己不是真逃跑,还在笼子里。浑身是水,倒是不好办,也没换的,找哪里晾晾。

尉迟眉毛一挑,向燕子京笑道:“你看,我不想留你,饭却要留你。我只吃素,牛羊佳肴都给你这个吃肉的吧。”

她灵机一动,想到个主意。西域之地,干旱少雨,房屋顶部,常有类似露台的空地。端午想尉迟家花园四周,总有那么个地方。

管家躬身来禀告:“公子,晚餐已备好。有人送来几品牛羊佳肴。”

她拧拧衣裳的水,抱着猫,经过一座佛堂,有人正说话。

尉迟尚未答言,一阵曼妙的音乐在后院响起。

言语悠悠,乍听上去,像是尉迟。可他所说全是西域土语。

燕子京避开端午乌黑挑衅的眸子,话锋一转:“既然城主爱莫能助,我不强人所难。走了那么远的路,我要早回客栈歇息,改日再登门吧。”

静夜之中,他的语声,像是在诵经,回荡在堂中,不由人心神安定。

端午昂头,撇了撇嘴。不客气心说:除非我受虐成狂,要不然能要个蔑视我伤害过我的人吗?

可惜,有旁人发话,一词切一词,颇煞风景。

燕子京像受到侮辱,脸色难看至极:“我和她,主是主,仆是仆。我怎么可能要这种……”

端午一想,人家谈心,我凑什么热闹?连忙绕道。

尉迟莞尔,对燕子京别有深意道:“你去了三年,如今身边有这孩子为伴,我替你高兴。”

她终于在花园一角,找到个梯子,登了大去,好是平坦舒服一块地。

端午接过玉杯,咕咚咕咚喝完。

她脱了外衣,用力绞干。细观赏起猫儿,她抽了口气。

“子京的脾气我知道。不说话,就是允诺。”

那猫儿是只血统不太纯,比较像中国猫的“半波斯猫”,尚在稚龄,毛色纯白,颇为可爱,有一前肢缺少爪子,好像是被人残忍切断的。

尉迟左顾右盼,他定睛时给人殷勤深情之感,让燕子京都端不住那张冷脸。

端午嗟叹:奴隶不被当人看,何况一只小猫咪?可怜。它只是猫儿,没人养就没活路。又不像那尉迟公子,即便腿脚不全,也能靠着智慧闯天下。

他说喝挺傻的,说不喝显小气。端午露齿,比喝了一大杯甜汁还快活。

此猫毛皮滑亮,不像野猫。该是铁门后唱歌纳凉女子们豢养的吧?

燕子京咬牙不语。

她抚摸着猫,望着和田城,沉思良久。佛国千塔,夜色中更显残旧。

端午惊讶。她动动舌头,嗓子眼正冒烟,但是……她小跑上前,伸手像接过杯子,可临了,她怯生生望望燕子京,惊蛰般抖着小手,笑嘻嘻说:“还是不要了。我喝了这杯,让爷赏我鞭子,不上算啊!爷,这杯喝不喝?全听你的。”

虽然蒙古宽容一切宗教,但西域□□教信徒越来越多,昔日鼎盛的佛教,在这一地区,已是式微。端午对这些并不关心,她沉思着自己的前途。走下去……何处是生机?

尉迟公子大概要打破僵硬气氛,又拿个玉杯,斟了杯石榴汁,对端午微笑:“你愿不愿尝一杯解渴?”

老天仿佛存心要和她作对。西域的雨,说来就来。雨点落下,端午回神,急忙罩上外衣。

她绝对不会傻到和羔羊一样,让燕子京绑了给蒙古王子宰割……还是要跑!她眼珠正冉冉而动,胡思乱想。

衣服还没干,不过,这回湿透了,倒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