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5页)

晏书珩用力将那名大汉扯过来。

“是何方人马?”

大汉被他眼底寒光盯得悚然:“小的不知,各个都蒙着面,高大威猛。”

“武功高强,高大威猛。”晏书珩低声念着,“莫非是胡人?”

汉子摇头:“这……看不出啊。”

晏书珩抛却杂念,迅速冷静。

“破雾,你带人继续搜寻。我回别院一趟。”说罢他冷冷看一眼晏三爷:“三叔若想快些见到少沅,您知道该怎么做。”

回到别院,晏书珩寻到竹鸢。

竹鸢面色苍白:“我们进了雅间,等了会不见祁女郎,女郎忽然朝我眨眼,说要出去买脂粉。可我们刚起身,我便晕了,醒来后,女郎已不见了。”

晏书珩又问:“在此之前女郎见过谁,说了什么话,仔细道来。”

竹鸢细细回想。

“前几日女郎偶遇祁女郎,还见到了那位贵妃。昨日姜医女来看诊,和女郎说了会话,还聊起陈妃,不过女郎神情平淡,反倒是姜医女似有心事。”

晏书珩亦想起姜菱。

又想起姜菱曾在宫中照料陈妃的饮食用药,他唤来护卫。

“备马!去医馆!”

天明时,晏书珩回了别院。

他坐在阿姒曾躺过、如今空空荡荡的榻上,梳理着各方信息。

心里逐渐明晰。

他们先找到刚出城的姜菱,晏书珩用陈妃诈她的话,又许诺务必保全姜菱,从那医女口中问到一些事。

姜菱称当初给陈妃看诊时,因她曾在陈妃外祖家待过,而颇得陈妃欢心,后来只因偶然说了一句见过少时的陈妃,不知为何竟惹怒了陈妃。

因陈妃喜怒无常,姜菱只当她是心情不好,初到别院给阿姒看诊时,也只是觉得阿姒似曾相识。直到那日和阿姒闲谈时,姜菱提起陈妃和十一二岁时判若两人,恰好抬头看到阿姒,才想起为何会觉得阿姒似曾相识了。

当初那叫人过目难忘的小女郎,和眼前的女郎十分相似!

那刹,姜菱才明白一切。

又因晏书珩当初从医馆中挑中她,也是因为得知她来自颍川,师父是姜氏家主用惯了的郎中。担心晏书珩会在此事上利用她,这才要借故请辞。

问过姜菱后,晏书珩又回晏府,晏三爷担心儿子安危,将陈仆射所说的悉数道来。几方说辞一比对,晏书珩推测出是陈妃顶替了阿姒的身份。

陈妃的身份定很忌讳,因陈仆射是在替皇帝隐瞒此事,因此他定不会随意将阿姒真实身份告知晏三爷,只能编出一个见不光的外室之女迷惑晏三爷。

窗外有风吹动竹林发出簌簌声响,将晏书珩从万千思绪中扯回。

适才竹鸢说过,阿姒出门前曾找过他,但又打住了。

得知祁家女郎相邀琴馆时,她几乎是毫不犹豫便出门了。

阿姒这般细心,定也觉察到端倪。

她第一反应本是和他商量。

但却迟疑了。

寒风并未侵入内间,晏书珩眼角却似被冷风吹到般,渐渐发红。

他平静拈起她落在枕畔的一缕头发,倏忽间,似有一只大手在心口搅弄。

相比阿姒可能借此机会顺势离开他,甚至可能是被江回的人带走,更让他痛心的是——她不敢信任他。

因此才要去见祁茵。

才要多方查证。

这次的纰漏,不是出在别院戒备不严密,也不是因阿姒不够谨慎。

而是出在他这里。

他承诺会护好她,但他所做的一切:去替她探查身份、派护卫守着她、对关乎她的一切万分谨慎……

诸此种种只是给她穿上一层盔甲。

却未从根本上让她心安。

门外,护卫来报:“长公子,我们的人……未能寻到女郎。”

因彻夜未眠,晏书珩本清润声音仿佛清溪中坠入了泥沙,沙哑低沉:“加派人手,一切以女郎安危为准。若对方有所图,无论如何,都要答应。另派人盯紧陈家父子和三爷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