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掌控温度的人(第2/4页)

进入到了这个环节,朱厚熜看了几眼神色各异的考生们,也特地看了几个人,随后便先行离开了。

让他们答吧。

到了养心殿,蒋太后上前问道:“如何?”

朱厚熜无奈:“……那几人确实是仪表堂堂。”

是的,今天还有另一个任务,蒋太后专门叮嘱他,一定要好生瞧瞧几个张佐呈报里面的知名才俊。

妹妹思春了,想嫁人了,朱厚熜也就懒得再纠结什么。

阻拦什么的反而很怪,把姐姐的驸马派出去公干两年也让朱厚熜在母亲和妹妹面前的言语没什么说服力:你那叫为姐妹好?

只能说尊重他人命运,想成亲就成吧。

蒋太后听了朱厚熜的话喜上眉梢:“既然驸马亦可为官,那便成了。待殿试后,皇帝便记着一下此事,早些定下来罢,免得被抢走了。”

榜下捉婿的事,每一科都有。

妹妹朱清怡是个颜控,在性格开始长成的几年里就长于宫中贵为公主,比朱厚熜的姐姐要敢于表达得多。

颜控没毛病,朱厚熜也颜控。

只不过重用驸马却会让自己的姐妹家庭生活不那么幸福,那么妹妹的驸马将来还是就先做个在京闲职更好。

既然如此,那得强烈建议母亲选择才干弱一些的人。

朱厚熜先应承了母亲的话,然后便道:“母后,儿子要去钦安殿了。”

就像会试开考当天一样,朱厚熜又要去见陶仲文,切磋炼(化)丹(学)。

“听说邵真人也在京城?”

“……母后想见见他?”

蒋太后唏嘘道:“你父皇昔年,颇为敬重邵道长。你幼年也得了邵道长的符,而后平平安安长大成人,还继了这大统。于情于理,该还个愿的。”

朱厚熜想了想,以自己如今对道士们的态度,倒也不至于母子两人都表现出“崇道”之心而引发什么。太后拜拜庙而已,尊重老人家的精神生活。

“那儿子回头便安排下去,母后择个吉日去进进香吧。”

到了钦安殿,这里才是正事。

并没什么更好的工具,陶仲文的“实验室”也就是一套他熟悉的炼丹器具:丹井、坛、炉、神室、窑、釜、古镜、纯剑、香炉、鼎、气管、盆、槌、钵、灰池、压石、竹筒、颤……

现在,钦安殿里还有几个小道士打下手,另外则是奉朱厚熜旨意、“拜入”陶仲文门下的几个徒弟——他们的身份,是皇庄里慈幼院中收养的第一批孩子,已经长到了十多岁的那些。

陶仲文已经越来越奇怪:如今皇帝确实每天都会来见他,聊上半个时辰。但既不谈论道教,也不请教方术,更是没提多少与那金坷垃制肥有关的事。

至少每天做的事,陶仲文看不出来哪里与制肥有关。

皇帝并不把他当做得道高人来看待,陶仲文现在已经清楚了。

他就是一个臣民,有皇帝需要的能力。

但自己想要的地位、名声,还需要能为皇帝立下他所想要的功劳。如今试炼各种物事,那原料轻易便能得到,这便利也需要皇帝的支持。

“陛下,臣这十多日奉旨炼的,是琉璃吧?”

陶仲文是懂炼东西的,这么些天倒腾来倒腾去,好像跟炼琉璃的路数比较相近。

朱厚熜今天听他忍不住开口问,不由得有些赞叹:“真人高见。只不过,并非琉璃,而是玻璃。”

“玻璃?”

“其质无色,透亮。”

从当初最简易、用相对来说透明一点的有色琉璃制作的望远镜,时至今日也没有能烧制出真正好的透明玻璃。

阿方索底下那些人都知道玻璃,却不知道该怎么制作。只言片语间,做了些比较,最终似乎还是落到了碱头上——有个人提到,好像玻璃匠人用了许多草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