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活不到他驾崩(第3/4页)

而现在,他收到的是来自朝鲜的信,写信的是辽王。

但张居正很熟悉,这好像是辽王母亲毛氏的口吻。

信的内容很简单:诚邀他去朝鲜,将来许诺自不必言。

张居正很懵:难道毛氏不知道自己曾做过太子伴读?她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内情,以为自己真的是被皇帝厌恶了?

这事有些敏感啊,一个弄不好,只怕当真让人以为辽王野心有点大。

太子将来的班底你也抢?

张居正旋即哑然失笑:是了。痛失太子伴读身份,乡试不中,眼下大明除了一些消息及灵通的众臣及皇帝、太子等寥寥数人,谁知道这是他张居正自己选择的路?

他当然是摇着头提笔开始回信婉拒了。

同时还要向太子去去书信,委婉点明事由,既是提醒太子、对太子尽忠,也要通过太子让陛下知道。

虽说不需陛下可怜,但是乡试总不能这么揣摩上意、明摆着对我不公平吧?

区区乡试,连副榜都上不了,张居正属实为此无语了很久。

他不信自己在这一科湖广乡试诸生员中那般不堪,又不是自负必能名列前茅,副榜都上不了?

但他难道冲去撕?

朱厚熜暂时不知道这些事。

沈啓奏明了他的考虑,后面玄龙舰下水就只是观礼了。

当然,出于对沈啓这种企业高官办事态度的鼓励,朱厚熜又以玄龙舰造办之功,封了一个御海伯下去。

造办官匠、协办诸人,更由朱厚熜做主,从原本的计划经费里拨了一部分作为年终奖金。

而后再去看了看大沽重工园的情况,朱厚熜此行便结束了。

回去时和来时不一样,“御辇”里多了两个美人,其他诸臣就不再同行。

而这两个已经被朱厚熜赐名云卷、云舒的两姐妹,自然惊叹于从没体验过的火车。

回到“阔别数日”的紫禁城,接下来便只是准备过年了。

临近除夕,紫禁城里到了喜讯。

越王妃在云南顺利诞下一子,大明皇长孙降生了。

虚岁要等过了年才三十八的朱厚熜有一点点迷糊。

其实已经晚了一年。

去年春,越王妃就已受孕。但后来仇鸾他们犯事,沐绍勋收到过郭勋的信,他是知道利害的。

也许是朱载垺和他王妃也知道了,那个孩子最终流产。

好在后来事情逐渐尘埃落定,仇鸾他们在去年底被押到京城伏法,今年越王妃再次受孕。

看来去年调养得力,没有影响到越王妃的身子。

如今喜讯传来,朱厚熜仍旧失神于自己不到四十就做了爷爷。

“好事!”朱厚熜心情很好,“拟旨,朕来起名,再予赏赐。”

端本宫那边,朱载墌也结束了去年回京后真正守孝的孝期。

从嘉靖十九年初孙茗去世,到现在一晃两年多了。

本来曹察想跟太子也结亲,但之前处于孝期的他,到现在还没个太子妃。

而大哥的儿子都生下来了。

朱载墌有些怀念之前与张居正、戚继光一起游历四方的感觉,到了父亲面前为父亲道喜,也让越王遣来的人转告他对兄长的道喜。

按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朱载垺的儿子中间那个字得是翊,第三个字得含金。

朱厚熜倒是有了灵感或者说恶趣味,大笔一挥,“朱翊锂”三个字就给了出去。

现在妃嫔众多、皇子众多,大概他将来的孙子能构成一个元素周期表吧?

后世再一细想,好家伙……

当然了,此时睿王和陶仲文那边本就在琢磨着给诸多已经可以确认的元素来命名,是先有啥再有啥,注定会成为将来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悬案。

皇帝对这方面的重视倒是显露无遗。

等到给越王妃、黔国公的赏赐也安排了下去,朱厚熜这才看着朱载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