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盟订今日,指引千秋(终章)(第3/5页)

从年初到现在,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从最初得知要赴越北的晴天霹雳,到现在的点点滴滴,朱载墌确实感受着父亲的一片苦心。

现在他的目光又望向不远处坐着的,和暹罗阿瑜陀耶的国主盖法交谈着的大哥。

之前在祈年殿里,大明向诸国昭示了对缅甸、交趾、女真那边的处置。

除越北这个永乐年间本就是大明实土的地方收复设省外,南交趾设越南国,以越王为国主。

缅甸那边,下缅甸给了大明第一个真正封为异姓王、贵为一国国主的沐绍勋,国号称苍南。此外又设孟养、木邦、蒲甘三国,各以大明三家藩王过去联姻为主。而复国的兰纳国,自然是以朱厚熜与兰纳王妹所生的八皇子为国主。

盖法竟然来了,冒着权臣篡位的风险来了,做主交还了侵夺的兰纳旧地及许多新地盘,就是为了获得大明的认可和帮助帮他剪除那权臣。

所以现在朱载墌看着和大哥相谈甚欢的盖法,心里感觉有些荒谬。

既由于内忧、又由于到北京后受到的礼遇而昏了头脑吗?引狼入室也不外如是。

当然了,如果大哥的将来有了更明确的可能,他到了越北倒是能与之相处得宜——至少在大哥那边出兵帮助盖法的过程里,越北能够输运粮草支持他。

在大明慈父亲自交待过的仪典基调之中,大明顶尖老戏骨们一个个尊重的礼仪、一声声尊敬的“殿下”让多少人迷失了不知道。但是夜的晚宴上,大明文坛俊杰们不知写出了多少赞颂联邦亲睦的命题诗赋。

那可是大明文坛最顶尖的高手们单独写的一篇篇《敬XX国》、《XX赋》,拿回去裱起来,又能回味很多年。

其中甚至有杨慎这个昔年状元、大明前任宰相。

朱厚熜随后拉着他的手:“难为用修了!”

“……为大明计,臣……”他都难以想象将来青史上会如何评述他今晚的行为。

皇帝亲自安排大明顶级重臣,文坛、画坛、书法坛的顶级大家们,这段时间里不知用多少作品让那些藩国国主、使臣感受着大明的文艺风流、朋友情谊。

一切为了今后二十年鼎定新关系、埋下新伏笔。

雷霆出击之后收兵安定,再之后便是此等亲善、此等尊重,先惊吓再甜蜜,多半就迷糊麻了。

在嘉靖朝这样的朝堂之上,谁不是演技高超?

何况是奉旨演戏,演好了便是大功。

大功便有大赏。

自天地坛那边的“峰会”结束,皇帝再回紫禁城之后,便是国议殿前的大封赏。

郭勋、俞大猷、马芳、薛翰、严世蕃……在灭国之战中立下大功、现在又抵京了的武将,在内在外的,封赏不知凡几。

杨慎、毛伯温、夏言、张经、杨博……要致仕、要去藩国和新归实土的文臣,也有予以尊荣。

崔元、陆炳、余承业……诸多国戚,忠心不贰多年,也都有个阶段性的功衔褒奖。

郭勋熬到了现在,熬过了一次北征,他这个从朱厚熜继位之初就旗帜鲜明站在皇帝这边的憨憨终于收获大明最顶尖的待遇:有了王号,翼王虽然只有自己还能尊享个余生两三年,但儿子袭爵就是国公,他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己了。

杨慎早早就白了头,可他父子两代穷尽一生,都做到了文臣最高的位置,现在还有了国公尊位。哪怕儿子才干不足,都有一个侯爵之位等着他。

沐绍勋是苍南王,严春生将是镇西王,外藩大将封公不少,但大家更注目的是俞大猷、马芳。

本就是瀚海侯,俞大猷只封秦国公,可这封号可是秦,而且俞大猷仍留大明为将来军方一等一的人物啊!

马芳则是仍旧年轻,此前也并无爵衔,只封了定北侯。任北庭都护府定北营提督,他的将来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