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青萍(4)(第2/3页)

哪怕是最会找茬的王老九也不敢挑迟戎的毛病,毕竟迟戎一个人干的活儿有时候比两个人都多,还又快又好,队里的人都知道这点。

迟戎在姜岁旁边坐下,拔了已经干透了的稻杆,捋直,压扁,很快就编了一只蝴蝶出来,他放到姜岁手里,“喜欢吗?”

姜岁用力点点头,他看着手里的蝴蝶,问迟戎:“哥,你还会编什么?”

“蚂蚱和蝈蝈。”迟戎回想了一下,“但都是很小的时候跟爹学的,不一定还记得了。”

他尝试了一下,编了个很丑的蚱蜢出来,姜岁挺嫌弃的,都不肯把它和自己的蝴蝶放在一起,等迟戎休息够了重新下地干活后,姜岁才想起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他还没有质问迟戎为什么知道他的内裤是香的呢!

晚上去林大婶家里吃饭,迟戎也跟着一起去,到了地方姜岁才知道什么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林大婶包玉米馍的最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招待魏思眠这个知青,而是要叫迟戎来相亲。

林大婶手艺不错,虽然包的肉很少,但和玉米面一起吃还是很香的,姜岁靠在魏思眠身旁啃馍,看着对面两条麻花辫又黑又亮还扎了两根红色发绳的少女,估计也就十八九的年纪,穿着花布衣,鹅蛋脸大眼睛,脸上红扑扑的,显然很害羞,吃东西的动作也十分拘谨,时不时的就要小心翼翼含羞带怯的去偷看迟戎两眼。

迟戎却是个木头疙瘩加饭桶,一心只知道吃自己的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饿死鬼投胎,魏思眠小声跟姜岁说:“这姑娘叫桂兰,是隔壁村的,说是他们村的村花呢,想娶她的小伙儿排一长串儿,但是人就只看上了迟戎,说是家里对迟戎也挺满意,毕竟他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干活儿。”

“这次是桂兰家里托林婶儿牵线搭桥,不过我看悬,人家姑娘打扮的这么漂亮,迟戎看都不看人家一眼。”

姜岁迟疑道:“那这姑娘家到底是招夫婿还是买老牛啊?”

魏思眠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他不是叫铁牛嘛,也没什么区别。”

相看的一对男女饭都要吃完了却连一句话都没说,可给林大婶愁坏了,这门亲事说成,那桂家可是答应给她整整一篮子的鸡蛋还有粮票油票呢。

“那什么,铁牛啊,你怎么也不跟你桂兰妹妹说句话?”林大婶实在是忍不住了,道:“桂兰可是好不容易来一趟呢。”

迟戎迟疑:“她来你家,是你家亲戚,我跟她说什么话?”

这话好险没给林大婶气死,敢情弄了半天,他以为桂兰是林大婶家里的亲戚呢。

林大婶一把揪住迟戎,道:“你跟我出来,婶儿有话跟你讲!”

到了院坝里,晚风迎面吹来,不等林大婶说话,迟戎已经道:“婶儿,我跟你说过了,现在还不考虑说亲。”

林大婶登时立起两个眉毛,道:“好啊,原来你知道啊!那你还给我鬼迷日眼的装什么装?我成天为了你娶媳妇的事儿操碎了心,你给搁这儿……”

迟戎打断她的话:“总不能让人家姑娘没面子,传出去也不好听。”

林大婶看他这样子,深深地叹口气,“铁牛,你这孩子哪儿都好,要是我家老大有你一半能干懂事,我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但你怎么就是一把年纪了,还不成家呢?这男人呐,家里还是要有个女人照顾才行……”

这话迟戎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道:“婶儿,我跟你直说了吧,我没打算一直留在这里。”

“啥?”林大婶大吃一惊:“你不在这里,你去哪儿?这里可是你的根儿呐!”

迟戎低声道:“我之前听人说,这两年政策可能要变,我还是想去城里看看。”

林大婶眉头越皱越紧,“去城里干啥?城里有啥好的,你看这些知青都要到我们乡下来呢,你这年轻人就是心太大想得多,要是娶个媳妇,生个孩子稳定下来,就不会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