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铁道(第2/2页)

徐琛道:“在工场里做工的人,我问了从襄阳过来的,一个月一般可以赚五贯左右,起吏人还高得多了。若家里人口不多,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一个月五贯,着实是不少了。最底层的官员,一个月料钱不过一两贯。若没有具体职事,拿不到职钱,就远不如在工场里做工的人了。

一般来说,正常年景,一个人吃饭、喝水活下去,在开封府一天需要二十文钱。一个家庭,一天一百文,其本就没有余钱了。一个月三贯钱,可以养活一家。一个月五贯,就能剩下钱了。

这里是山区,工场里的东西便宜,生活负担比开封府更小,一天只要十几文就够了。不乱花钱,一个月五百文就足够个人生活。剩下的钱,可以拿到家里。

城镇里的零工,一般一天百文。如果不是在开封府这样的大城市,则有六七十文的。不过零工不是天天有活,一个月收入到了不了两贯。王宵猎定工人收入的时候,比外面的零工翻一番不止,算是高收入了。

一众官员讨论着工人的待遇,觉得还不错。不但能养活自己,甚至能养活一家人。在这个年代,收入养活一家人的工作着实不多。甚至省吃俭用一些,还能攒下钱来。

郑刚中道:“依我看,昌河谷里这么多工场,要不了几年,三乡镇必然繁荣起来。工人的家眷要搬来这里,赚了钱要花,肯定会比许多县城要强。”

李汇道:“只是这里着实偏僻了些。在大山里,官府又把工场附近的百姓搬走了,比不得山外。”

郑刚中道:“偏僻么?许多采矿、挖药的,比这里更加偏僻。只要赚钱,还不是许多人做!”

李汇点了点头:“说的是。只要有钱,总是有人干。”

郑刚中叹了口气:“宣抚治下的这些工场,看起来有些怪异,但时间长了,必然会改变整个社会。我们现在看着处处觉得格格不入,过些年,说不定这样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