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扬州!扬州!(第2/4页)

先搞定来查案的人,

随后也抓几个盐商,

抄出一点银子,

这样人家好交差,他们也能过关。

到时候把‘成果’呈上去:陛下你看,我们抓了这些人,也有这些银子。

反正大家一起把皇帝哄好,他难道在紫禁城里还能知道?

所以说聪明人还是有的。

要么说吏治是天下第一难题。

正德元年六月十九日。

锦衣卫北镇府司所属刑事所、南镇抚司所属内卫所两个千户分别抵达扬州。他们前者在明,后者在暗,分头行动,互不干扰。

锦衣卫改组以后,又因五城兵马司而进行了扩充,同时为了查办要案,南、北抚司各增设了三个千户所。

北镇抚司增设刑事所、治安所和特殊事务所,南镇抚司增设内卫所、档案司和秘密情报科。

特殊事务所都是精锐,实际上成立它,是为了让他去办一些超敏感的案件。

譬如说,和皇帝有特别关系的宗亲等案件。

刑事所则是平时查办案件。

朱厚照在锦衣卫推行一级管理一级的模式,副指挥使直接管理千户,千户由副指挥使自己选定,只需履行一个上报请求批准的程序即可。

一般没有特别情况,朱厚照不会否定他的推荐。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放了一个人在管理北镇抚司这个位置上,就要给他这样的权限,让他能够掌控这支力量。

如果你已经不放心这个人了,就不要让他在锦衣卫干活。

此次扬州之行,就是这两个千户领衔,刑事所自然负责办案。

而内卫所即内部安全保卫,实际上带有一些维稳的性质,它的职责便是利用各处安插的人员,尽量提前摸排到一些不稳定因素。

虽然说几个商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这次案子不小,内卫所力量先期到达预定位置,这也是应该要做的。

此外这两个千户所分属两个镇府司,而两个镇府司之间,也就是毛语文和韩子仁之间实际上存在某种竞争。

皇帝故意提起韩子仁就是这个目的,干得好的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没有什么专门的‘指挥使接班人’。

这就让刑事所和内卫所的人也都有个顾虑,即你做的事情,万一没搞好,很有可能就给对方告上去了。

刑事所千户为叶瞰,二十来岁,年纪不大,是毛语文一直任用、提拔起来的人。

内卫所千户是个读书人出身,是韩子仁原先的朋友,名为骆承林。

圣旨如何交代他们是非常清楚的。

骆承林低调入扬州,谁也没去找,

内卫所就是要当好暗中的那只眼睛。

所以他一身便服,似百姓模样,就是住也是住简易的客栈。

只不过客栈的老板有些特别,他在确认四周无人时转进了骆承林的房间,跪下就说:“下官贺谷见过骆千户。”

骆承林是个长得特别漂亮的男人,甚至有股阴柔气,他读书只读到秀才,举人是实在考不中,后来就跟着自己那高升的朋友在锦衣卫里讨饭吃。

“若本官所料不错,圣旨已经提前到了扬州。贺总旗,近来扬州各处可有什么异动?”

掌柜模样的贺谷点头说:“有的。扬州有个盐商会馆,已经成立了几十年,近几日他们时常聚首,暗中相商。可惜属下无能,没能安插人到会馆的里面,他们对谈的内容也就无法掌握。”

骆承林抓着杯子轻轻摩挲,“南镇抚司改组后时间本就不长,扬州也是今年正月才开始布局,你能在此处稳下来已经不错了。盐商会馆里想必都是身价不菲的人,安插不进人也可以理解。”

贺谷大喜,他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体贴的上官。

只不过骆承林的话还没讲话,他似乎也有些高兴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