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2/3页)

载壦知道这类官员。

就是那种泥鳅类的,说起来坚决奉朝廷之命,但是自己完全不粘锅,有什么事情,你下面人去做,做了署名报我,将来万一出了问题那就是经办人的事,他不会有实质上的罪名,要是没出问题,上面开心了,他又往前头去争着露脸。

这种人在官场之上白白占着位置,但是不干实事,着实可恶。

不过这种人也最能分辨,因为上面本来的要求就是你下面人要听话,不能把我讲得话不当一回事。

但实际上的好官,不仅仅是唯上,也要关心关心下面的实际情况,所谓代天牧守,天子给你权力,本身也是要你治理地方。

毕竟中央着眼的是全国,对于一个府内的具体事务,不可能掌握的十分清楚,就算掌握的清楚,也不会有那个精力去做。

载壦越听下来,眉头便蹙得越紧。

“……三月时,成都府有一桩大事,便是这姚玉林看中了四川当地一个富商的妾室,他倒是会做,让自己的夫人出面借机邀请,结果轿子抬进府的是一人,等到结束了,轿子原路返回,里面坐得人却变了一个。他是巡抚,公然做出这种事,人家也不敢直接和他去闹。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载壦震惊,“还有这等事?”

杨慎也老实说:“这事倒是秘闻,不过传得绘声绘色,二殿下可差人一问。”

“好。这事,我定然是要问清楚的。其人好色,则必定贪财,他是否有侵占民田之举?”

“贪财之说也有,但侵占民田之事则少闻。”

杨廷和解释道:“田亩是如今第一敏感之事,即便宗室范下这等罪状也很难善了,他既是一心唯上,全力钻营,自然是想更进一步,不给自己留下这样的隐患,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到底有没有贪财,却不好讲。

大明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了,上上下下都穷。现在是商业繁荣,银子流动的哗哗声谁都听得到。

财富不一定在田地,那玩意儿容易掉脑袋。

还有更好的办法。

比如官商勾结,收取商人的贿赂,在他做生意的时候予以关照。

甚至让自己的亲属直接在自己管理的地方坐生意,其他人谁能做得过他?

只要握有权力,生财那不要太容易。

这是大明如今官员腐败的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载壦涉猎不深,不太知道,杨氏父子离开朝堂也久了,自然也不知道。

但在大明的朝堂上,实际上是有官员和皇帝在谈论这件事的。

“虽没有侵占民田这类事,不过姚玉林在田地之事上并非完全干净,二殿下可曾听过一个叫夏言的人?”

载壦眉目一闪,“此人是谁?”

杨慎不疑有他,自顾说道:“此人是成都府双流县的一个田长。他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虽然只是八品的田长,但是在民间颇有贤名。

二殿下若是到双流去问普通的百姓,相信没有人说出个不好来。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叫上司寻了个‘敛财贪名’的罪状出来给免了,姚玉林则完全不顾事实真相,查都不查,致使夏言被免完全没有生出一丝风浪。这可是污蔑田长,皇上要是知道了,岂能不恼?”

载壦没想到还有这等收获。

心里更加小心起来,“田长……确实为父皇所重视。用修,这样的事……”

不是说杨慎讲话不准,关键他先前也说什么秘闻不秘闻的,秘闻可不能当正事报到皇帝的御案之上。

“二殿下,”杨慎起身,又转过身来面向载壦,“夏言之事,在下还有密奏,不知二殿下可否移步?”

载壦眨了眨眼睛,“请前面带路。”

说着便起身随他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