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亲王府(第2/3页)

于是眼珠子一转,“妾身觉得王爷,也是多虑了。”

“喔?你怎么想?”

“首先,王爷的亲王是父皇因着办事得力所以给赏赐的,这是父皇的旨意,大哥怎能多说,这不是犯了忌讳么?其次,大哥身边皆是一众君子襄助,何为君子?总不能容下弟弟的肚量还没有,王爷这是看轻了大哥了。最后,王爷已经推辞了,大哥怎么样也该理解。”

照她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

载壦拍了拍脑袋,“确是我多虑了。”

其实这也不是多难的事,只不过当局者迷罢了。

“对了,父皇到了热河以后,颁发圣旨要进行宗室改革……”

……

……

到了第二天,陆续的开始有人过来道喜。

载壦一直被认为是老大的人,老大载垨现在办差不在,便是要和他来多说几句了。

这其中就包括户部尚书姜雍,

再有礼部尚书靳贵,他虽然在诸皇子间没有立场,但一向欣赏载壦,所以便也跟着一道来了。

载壦按礼好生接待了他们,

一个年轻皇子,对面一个中年大臣,一个老年大臣,四海升平,所以让他们能够得空享受着安逸的时光。

而封了亲王以后,现在还真得口称王爷了。

“宗室改制的圣旨,皇上已经明发了,王爷算得上是新制以后头一个亲王,老臣在这里恭贺王爷了。”靳贵拱手道。

“大宗伯不必如此客气。”

靳贵下一句话又不好听了,“王爷这二等亲王来得容易,但是这一等亲王却要难上加难了。”

载壦面色不变,“何以见得?”

“王爷,皇上关于宗室改制的圣旨不知您看了没有?”

“虽然刚回来,但听说了个大概。不过父皇为什么会有这般心思,其中种种,本王也正要请教呢。”

宗室是大变样了。

皇帝一道圣旨下来,

他们这些人以后没了封地,过个几代连爵位也没了。

天下宗亲这样多,反应当然是有反应的,嗷嗷叫唤着的一样不少。

这要是正德初年,这帮混账东西都敢组队往京师叫唤去。

但正德二十年,鲜少有人敢这么做,大部分人就是自己内部发发牢骚,而且搞不好被举报了的话,也要倒霉。

至于说付诸行动,呵,不说谁会真的支持他们,就说朱厚照自己,哪个傻子会相信紫禁城里的天子丝毫准备都没有?

至于眼下么,好些人将这个罪责扔给了张璁,毕竟这是张璁撺掇着皇帝这样改动的。

姜雍便讲,“要说心思起于何处,那是张秉用给皇上算了一笔账,说我大明宗室人数增长过多,已是百年就有数十万的规模,再过个百年,便成了国库之负担,长此以往,其法必坏。不过,倒也不能说张秉用胡言乱语,宗藩俸禄的确在连年增长。”

靳贵还是要往‘回’来说,“王爷一向聪慧,皇上这样动,定然是想好的。姜大司徒与臣等都是支持,只不过这张秉用仗着皇上重用,对待宗室不够柔和,他手下的那些御史自然也是信奉着杀一儆百的道理,弹劾了几个宗室。”

其实算账的这个道理,

谁还不明白?

就算不明白,数字加加么也说得清楚。

这里面不是道理的事,而是情感的事。

说白了就看皇帝会不会这样对待‘自家人’。

现在看来,帝王,还是帝王啊。

载壦说道:“按照父皇的意思,今后我们兄弟几个都不必就藩,而要用心办差,想办法争个一等亲王的爵位出来,若是混着日子过,就是给子孙埋了祸根了。这样改,本王是觉得好,总算是给我们兄弟几个找些事做,长远来看,也确为善政,只是……”

这后面的话,他也不敢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