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术(第2/2页)

王琼则抿嘴不说,

他是想到了,而且心里有些紧张。

但人的本能又会驱使他不去往那个方向想。

“希望不要有那么差的运气。”王琼扶着桌沿站起来,“好了,你要的答案我给你了,不要在京师里呆了,赶紧回扬州去!”

“是!”

倒是府上的管家走到门口,说:“老爷,二少爷想必是星夜赶路,小人命人准备了鸡汤,喝上一口补补身子吧?”

王琼则把这两人都轰走,“事情办得不好,牢里有的是汤,还有更好的断头饭呢,不差这一碗!”

……

……

乾清宫。

其实韩子仁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路上动作比王朝需要更快一些。

但入宫见皇帝,不像回家见老爹那样方便。

韩子仁是等到午后才见到天子的面的。

朱厚照呢,当了二十年的皇帝,这点事他怎么会不知道,听完韩子仁说到一半他已然醒悟。

“前几日召见群臣正式下旨的时候,朕就已经警告过他们,要他们约束亲人家属,免得到时候在朕的面前哭哭啼啼。当时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

所以你不必如此担心。不过你不在京中,不知道这件事。从你的角度考虑,既然事态严重,及时回京禀报也属应该。”

韩子仁心中想道:果然如此。

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他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这个王朝需,朕记得他。”皇帝凝眉回忆了一下,“他去担任扬州知府的时候,朕还夸过王琼,说他举贤不避亲。距离现在大约也有两年多的功夫了,一直都忘记这家伙在扬州干得怎么样。扬州现在如何?”

“有圣君在朝,扬州自然是繁华如初。”

“王琼总不会犯下很愚蠢的错误,朝中任何一人都可能糊涂,他是最不会糊涂的。朕的一众大臣中,要说见风使舵、不择手段,就属他王琼了。而且他了解朕,所以绝不会在货币改革这件事上给朕出难题。”

话虽如此,朱厚照眉头一皱,心里想着:但这件事怪也就要怪他这‘不择手段’所带来的名声不好。

因为这样的话,怪罪于他,朝中上下意见最小。

他又是吏部尚书,

这可是天官,

天官都没那么面子就皇帝收回成命,其他人还用说么?

实际上在正德一朝,六部的职能还是很明确的,每部尚书也不是就沦为阁老的棋子,他们各自都有一摊子事,皇帝同样倚重,所以地位不轻。

至于这吏部尚书,除了礼部尚书就是它地位最高。

杀鸡儆猴,正好合适。

只不过这些帝王之术,实在也不适合与韩子仁讲得太过明白。

韩子仁尝试理解皇帝的意思,“陛下是说,王尚书绝对会做出正确抉择,那是要臣放王朝需一马么?”

朱厚照手指摩挲着,略微思考之后摇了摇头,“不,扬州爆出案子,这是货币改革之后的第一案,肯定要往深、往细了查。朕不能让人看出来有顾忌什么人,否则后面其他地方还怎么往下推?

王琼给他亲儿子想的办法绝对是靠谱的,所以你不仅要查,而且要查得铁证如山,查得王朝需人神共愤。这样才能让人看到朝廷的决心。这难么?”

韩子仁打了个包票,“不难的。锦衣卫要找个好人不容易,但是要弄出个坏人还是容易的。”

这种实诚话讲给皇帝听干什么?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就当没有听过,“还有什么疑惑么?”

“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