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我就是乱世底线(第3/4页)

他们前面就是大兴城留守的勋贵朝臣,兄弟二人居然打闹起来。

成、成何体统!

高颎深呼吸,双拳攥紧。

宇文弼和长孙晟一左一右拉住高颎的袖子,用眼神示意高颎别生气。

算了算了,在人前给他们一点面子,不然他们要怎么压服这些勋贵?

薛道衡的神情从得意变成了嫌弃,单手捂住了眼睛,装成一副阳光太刺眼,抬手遮掩刺眼阳光的模样。

高颎狠狠甩了两下手臂,把两个溺爱女婿孙女婿的老头甩开,气沉丹田,高声吼道:“陇西郡王,太原郡王,老臣高颎,在此恭候多时!”

李玄霸勒马,李世民也勒马。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

他们这才想起来老师们肯定也在城门口等着自己。

李世民使眼色:继续往前跑。

李玄霸会意。

他们再次策马,然后在快接近城门的时候麻利下马,装出了一副焦急的神色。

李世民拱手作揖,高声道:“高老师,天气炎热,你在城门迎接弟子,弟子羞愧!”

他又向丈人和其他老师一一行礼,然后向高颎身边他勉强认识的高官长辈行礼。

在李世民打完招呼后,李玄霸才拱手与众人行礼。

高颎看着他们的眼神从嫌弃到无奈。

李世民和李玄霸急中生智,把无礼打闹变成了看到老师等候在城门口的焦急,算他们过关。

不,这才更不过关!

他们打闹的时候明显忘记还有老师等着!这两个泼皮竖子!都当郡王了还是一点都不稳重!

高颎道:“郡王请。”之后收拾你们!

李世民和李玄霸乖乖被勋贵们簇拥着进城。

李玄霸:【你完了。高老师这表情,绝对是之后增加惩罚的意思。】

李世民:【唉。】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两人和几万兵马都被迎进了城,大兴城的百姓都把自己关在屋里瑟瑟发抖,有点担心自己的未来。

但他们又忍不住从窗户探出脑袋,去眺望那两个名满天下的年轻郡王。

大兴城中还有人记得李世民和李玄霸。

两人还住在大兴时,制造的热闹可不少,比如香皂铺子和书铺。许多人都记得这两位贵公子。

当初李世民和李玄霸带着吐谷浑可汗的脑袋回来时,曾和还是齐王的废太子杨暕在大兴城纵马疾驰。那肆意的风姿仍旧留在许多见过这一幕的百姓心中。

说起来,废太子已经冤死了。

大兴城中一些百姓突然想起了杨暕的模样。

杨暕曾经镇守西京,常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又长得极其好看,百姓们都常常远眺他。

他是个喜欢炫耀的性子,百姓偷看他,他不仅不生气,还会故意停下马蹄,让百姓好好仰望他。

杨暕其实不是个好人,特别他还是齐王的时候,飞扬跋扈的事没少做,百姓并不喜欢他。

但当他成了被冤杀的废太子后,百姓心中关于他的记忆却被美化了。

大兴的百姓想念这一位年轻的太子,有的感情充沛的士人在得知杨暕兵谏被杀后,还曾偷偷在家里为他烧过纸。

而李世民和李玄霸这两位与杨暕走得最近的贵公子,在百姓心中的记忆也美化了。

不过这两位贵公子本来就挺讨喜,记忆即使没有美化,百姓也对他们没有恶感。

李世民带的兵进城时队伍整齐,纪律严明,没有扰民。百姓彻底松了口气。

他们把脑袋往窗口多伸出来了一点,好奇地眺望大道上骑马走在最前端的两位年轻郡王。

高颎微微颔首。

看在李世民带的将士的军容上,他给弟子布置的惩罚作业可以少一点。

不过抄书还是必须的。

他相信两位弟子在军旅生涯中一定忽视了读书。现在来到西京,他得为两位弟子查缺补漏,把忽视的功课补上。

李世民和李玄霸不是将军,而是未来的皇帝和他的股肱之臣弟弟。比起带兵打仗,他们更需要学习如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