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岁月不饶,定天下礼(第2/3页)

作为大宗师,他的探查能力和眼神是毋庸置疑的,仅是一眼便能够看到王莽头发之中,所蕴藏的几十根白发。

一时间顾担有些恍然。

王莽还是很年轻,但也没那么年轻了。

算一算年龄,此时的王莽,已经到了五十岁。

哪怕王莽修习武道,甚至还是练脏大成的武者,但练脏大成终究不是宗师,即使舍命之时可与宗师一较高下,底蕴也远远不足。

练脏大成武者的寿元,会比寻常人多一些,可也多不了多少。

不成宗师,想逾百岁都是难上加难。

可宗师并不是想入就入,毫无疑问,贵为夏朝皇帝的王莽也被挡在了那玄之又玄的五行交感之前,不得寸进。

这就是修行中的关隘,一旦遇到,打不破便要永远驻足。

不会因任何人,任何身份而有所缓和。

看似只差一步,这一步却是天和地的差距。

人间亦是盛传宗师之威,谁又肯对练脏武者多投去几分目光呢?

在王莽的身旁,堆叠着各地发来的奏章,一叠一叠,像是一座座小山,只是看到便让人头皮发麻。

但王莽已经习惯了这一切,持着毛笔,速度极快的批阅着。

大部分奏章仅是留上一个“阅”字便放到一旁,极少部分会仔细端详,随即眉头微微皱起。

二十年来养成的气魄便会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充满威严。

顾担默默的看了许久,但真要等到王莽审阅完所有的奏章,怕是天都要黑了,便轻轻咳嗽了一声。

听到声音的王莽抬起头来,皱起的眉头尚未舒展,见到顾担时整个人都是一愣。

随即是莫大的惊喜!

“顾哥,你回来了?!”

王莽极为高兴的起身,书案被他猛烈的动作连带了一下,差点掀翻,但书案上摆放着的奏章都没那么好运了,层层叠叠的掉了一地。

而王莽却全然不以为意,疾步走到顾担的身前,上上下下的扫视着他,似是要看看这么多年过去,有没有缺少什么零件似得。

“多大的人了,这么激动干嘛?”

顾担笑着说道,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王莽的肩膀,“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

王莽连连摇头,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这次不会一走就是那么多年了吧?”

“哈,我留在哪里不都一样?”

顾担随口说道。

他是不插手国事的,很早以前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如今又没有战事,完全不需要他出手。

应尽的责任顾担已经尽过了。

此时的夏朝,有他没他,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这也是顾担放心离去那么久的原因之一。

“不一样!”

谁曾想,王莽却是斩钉截铁的说道:“完全不一样。”

“哦?”

顾担疑惑。

“有顾哥在,我的心里就有底气。便是做错些什么,也有人可以兜底。顾哥您不在,我便真的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犯错而不自知,更怕连愿意提及的人都没有。”

王莽很是认真的说道。

顾担可以不理会国事,顾担也可以自由的去想去的任何地方,但顾担在不在夏朝,对王莽来说的确是不一样的。

顾担并不是他的掣肘,更没有将他当做傀儡。

皇帝应有的责任和权利,一分不少的都在他的身上。

顾担在夏朝,便是他心中的定海神针,便是闹出什么乱子,也有人能够站出来给他收拾了——虽然也很可能顺便将他给收拾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背后有人和背后没人,心中有依靠和没有依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特别是成为皇帝之后,他几乎已经没有了朋友。

只有在顾担的小院里尚且能够暂时忘却皇帝的身份,卸下那份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