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另有隐情(第3/4页)

走出呼延謦家,呼延南音呼出一口气,心也落回了肚子里。

算是有惊无险地将事情谈成了,可以回去和伯景郁复命了。

自此之后,他在伯景郁这里的地位就要随之水涨船高。

伯景郁承诺过他,只要他能够帮助伯景郁将西州各方势力瓦解,他就可以拿到这些人一半的生意,五十年都不用上税,五十年后,都不敢想他有多富裕。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

惊风道:“他们出来了。”

伯景郁和庭渊来到围栏边上看过去,确实看到了呼延南音上了马车。

“看来是谈成了。”

伯景郁伸出手,与庭渊说:“我们也回去吧。”

之前在西州,庭渊说要想办法将西州北部低洼地区全都抬高,开凿河渠,重建河堤,这是一个数十年的计划。

而今面对南州的沙漠,庭渊又说要植树造林,又是数十年的计划。

店小二听他们打哑谜,不知道他们说的那里是哪里,但他觉得庭渊说的植树造林不可能实现。

“每个人都要生存,谁会去种树,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况且要去种几十年的树,一代人都种不完,万一到时候没有用,那怎么办?”

庭渊问他:“小哥可曾听说过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这话我还是听过的。”小二回庭渊。

庭渊两手一拍而后一摊,“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他这话是说给伯景郁听的,也是说给店小二听的。

这种数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经形成的生态环境,要想改变,又怎么可能是两手一拍大腿,轻而易举地就能够改善的。

庭渊与伯景郁说:“治沙,如果沙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治理的,那又怎么可能这个问题会延续数代人,却人人都没有办法?”

“就像治理水患,又怎可能是一次两次就能够治理好的,若水患真的那么容易被治理,西州倒也不至于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每年都受水患肆虐。”

店小二一想觉得也是,呵呵一笑:“这种事情哪里是我们平头百姓能够决定的,得看朝廷愿不愿意搞,除了朝廷,谁还能够组织人去种树防沙,普通老百姓能够混口吃的,不让自己的家人饿死,就已经需要拼尽全力了。”

庭渊看向伯景郁。

店小二说得对,这件事要做,就只能是朝廷牵头来做。

西州治水患的思路,也完全可以挪到南州治理沙患上来。

老百姓可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朝廷不行,这些烂摊子不收拾,终究是一个无底洞,今天不收拾,明天后天依旧要收拾,与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倒不如趁早收拾了。

理智上伯景郁觉得庭渊说得很有道理,实际行动上他觉得这是很难的一件事,种树要种什么树,水源问题怎么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等着他们,这也不是一件头脑一热就能做的事情。

从前也不是没有人上书过要在南州种树,南州的沙患问题每年引发的灾害也不在少数。

庭渊道:“沙尘暴对人体危害也挺大,生活在沙尘暴范围内的人,身体会比常人要差很多,有些问题绝不能逃避。”

作为国家的掌权者,口口声声说要为百姓好,那么一定要为百姓做实事才行。

不能只挑容易做的事情做,而那些不容易的,就直接视而不见,或者是拖拉。

庭渊道:“当初你说要给吉州的百姓讨回公道,但也没说日期,实在不行,就先去调查吉州大坝坍塌一事,若真如我们所预料的,吉州的疫病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大坝坍塌的事情调查清楚了,说不准现在的困境,也能迎刃而解。”

伯景郁一想,觉得这样也好。

“那我们就去向阳,和霜风会合,调查吉州大坝坍塌一事,吉州疫病已经结束,朝廷派遣的调查官员也应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