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民情激愤(第3/3页)

庭渊狠狠吸了吸鼻子,提出自己的疑问:“阿兄,他们果真有能交给衙署的东西吗?会不会是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来诓骗阿兄?”

庭琢玉却全然没有告诉他的意思,只是无奈地看着哭泣的杜蕴。

庭渊在他脚边蹲下,抬头仰视他:“阿兄,现在可不是一个人硬抗的时候,群策群力才能拨云见日。”

“唉,事情比我先前想的要棘手许多。”庭琢玉怅然地摇摇头:“伯州有几家晾晒布匹的染坊,是挂在披金坊名下的,但上京城的账簿中没有对这几间染坊做任何记录,自然也从来没有为它们缴纳户税地税,这都是铁板钉钉的事。”

杜蕴嗫嚅了半天,试着问道:“若是我们补足税款,哪怕多交一些呢?”

“不可能的,他们只留了一日期限,我们根本不清楚那边的几间染坊到底是什么情况。再说现在也不是缴税的季节,便是拿着钱去仓部司门口,他们也不会收的。”

本朝重农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商税作为一种常税,对其税目和标准有严格标准,此外还专门设立了监管体系。

若是此事真的被他们检举到衙署,那后果便真的不堪设想了,轻则关停店铺,重则查抄家产,披金坊还有无来日,就要由别人的心情决定了。

庭琢玉狠狠地一砸拳:“这帮狼子野心的东西,全怪我自己瞎了眼。若是能捱过这个难关,我必定要让伯州染坊的每一个人都付出代价。”

庭渊恍恍惚惚地朝外走去:“绝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我想想办法。”

事情已经发生,能够想的就是尽快地挽回。

针对昨日的事情,也该由齐天王出面将事情的缘由讲清楚,让老百姓知道发生了什么,稳住他们的情绪。

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情况,伯景郁选择了按照庭渊的想法行动。

他告知惊风:“立刻通知霜风,顺应民意,明日恢复正常的进出城,不加任何的限制,并将昨夜的事情与老百姓原原本本地讲清楚,安抚老百姓的情绪。”

惊风有些担忧:“如此岂不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