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与我无关(第2/6页)

说罢宋诗杰再度擦去眼泪。

看得出来,言语中他对嫂嫂和哥哥都非常尊重。

这位通判夫人,应当也是位人品贵重的女子。

没让他们等太久,一大家子人就过来了。

宋诗杰看到自己的嫂嫂被夫人和弟妹搀扶着,连忙出门迎接搀扶。

宋诗文的夫人面色苍白,随时都要晕过去一样,一身丧服,再配上这样伤心欲绝了无希望的脸庞,实在是让人看了都不忍再看,容易被她悲伤的情绪所感染。

她无需任何言语或行动来表示什么,大家都能感受到她此时的悲伤和痛失所爱的绝望。

庭渊有一次想到了伯景郁,将来自己死的时候,伯景郁是否也会如此这般难受。

亦或是比这还要难受。

庭渊光是想想,便是苦涩。

看到宋诗文的夫人这般,他觉得自己不该祸害伯景郁的,伯景郁对他的感情热烈得如焰火如烈日。

宋诗文的夫人朝几人行礼打招呼:“我丈夫刚过世,如今灵堂也不曾摆上,我这几日不知时日终日迷糊,不曾好生招待几位大人,还望大人见谅。”

“夫人言重了。”庭渊道:“本该是我们来祭奠宋通判,为宋通判风光厚葬,却让他此时不能祭设灵堂,入土为安,也要同夫人说一句,节哀。”

“多谢大人体恤。”

庭渊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我想通判大人在天之灵,也希望您与家人都能好好振作起来,继续生活下去。”

宋夫人正欲开口,眼泪便先一步涌出,随即便立刻用帕子擦掉,“抱歉,失礼了。”

庭渊轻轻摇头:“该说抱歉的是我,在您如此悲伤之际,我却要登门查案,戳着您的痛处,很抱歉,但我必须这么做,人的记忆时间非常有限,超过一定时间之后,记忆便会开始模糊,再了解的信息就未必准确。”

宋夫人道:“我明白,大人无须解释,我也想寻一个答案,为何韶音要杀我夫君。”

“大人只管问,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他人一并附和。

待所有人都落座后,庭渊道:“我希望大家尽可能地帮我回忆,在案发前一段时间里,韶音和宋通判二人可有什么异常的地方,不一定是这两个人之间,各自有无异常,诸位都算他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亲近之人,我希望大家都认真地仔细地去回想,这对案件的调查很重要。”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开始回想。

过了很久之后,最先开口的是最了解宋诗文的宋夫人,“我没有发现诗文有什么异常,他这个人一向是个闷葫芦,不爱表达自己的情绪,非常内敛,我与他同床共枕了二十多年,若他真的情绪上或者是其他方面有什么变化,我肯定会发现,但我能够确定的是他这段时间并无异常。”

“完全没有吗?比如说急躁,或者是叹息一类的?有心事或者是忧思一类的?什么情绪都没有吗?”

庭渊觉得一个人再怎么内敛,也不可能内敛到这种程度,完全没有任何的情绪。

每日那么多政务,作为通判,政务不可能轻松,就完全不烦躁,完全不焦虑吗?

宋夫人依旧摇头:“诗文一向是个不喜形于色的人,他从不将衙门里的公务上的事情与我说,也从不会将负面的情绪带回家里。”

宋诗杰也作证:“兄长从不与我们谈论政事,准确来说他不在衙门之外的地方谈论公事,我在衙门管理账簿,他也极少和我交流,甚至会主动地避嫌。兄长是个很正直的人。”

正直。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起正直,庭渊就想起了被杀的闻人政,还有贺兰筠。

这两个人也都十分正直。

胜国的官场没有伯景郁所说的那么好,他们一路查了这么多的案子,对这些早就熟知了。

正直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官场里,怎么可能能够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