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水落石出(第2/7页)

庭渊更是睁眼到了天明,他伯伯景郁强行送他离开西州。

门外响起敲门声。在居安城伯景郁还未出现之前,两人也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哥舒琎尧于庭渊来说是知己,是那种酒逢千杯少的知己,但不是真正让庭渊心服口服的人。

其实一切早有预料,只是被庭渊忽视了,哥舒琎尧的心里一直存在着阶级,只是不如伯景郁来了之后带来的这种阶级存在那么强,以至于庭渊对这些视而不见。

伯景郁也现身说法:“曹县丞,你做得真的很好,我从未见过他如此认真欣赏一个人,让我都心生嫉妒,他若是如此看重我,那该有多好呀。”

庭渊回头看了伯景郁一眼。

伯景郁不仅替他做了证明,对曹禺所做的一切给予了肯定,还吃醋了。

庭渊心说:你斩杀数百名贪官的时候,我也如此过,只是你没看到罢了。

但他二者终究是有不同的,这是胜国,伯景郁是君王,他有比曹禺更重的责任。

一个是大可不必如此,一个是必须如此。

这二者没有可比性,是不同的方向,同等地重要。

就像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铁哪个更重,体积也好构成也罢都有不同,但是他们同样重要。

对于胜国来说,伯景郁这样的国君是最好的。

对于百姓来说,曹禺这样的官员是最好的。

国君再好,也难以惠及每一个百姓。

地方父母官能够给百姓带来实际的好处。

诸位钦差如此看好,轮番安慰。

曹禺心中好受了许多,“多谢诸位钦差大人对下官抬爱。”

庭渊道:“不必妄自菲薄,你已然做到了最好,城中的百姓无一不认可您的治理,没有人会觉得是你无能,是凶手过于可恨。”

曹禺擦去脸上的泪,“多谢大人对我的肯定,曹禺往后一定更加勤勉,努力抓住凶手,早日还栖烟城一个平安祥和。”

庭渊道:“若胜国官员皆同曹大人这般为国为民,胜国不愁海晏河清。”

“大人谬赞了。”

大家都能感受到,庭渊这一番夸赞,其他人也一同附和认可后,曹禺的状态好多了。

他一直认为是自己没有用,没抓到凶手,一直在从自身找原因。

如今有人告诉他,不是他的错,是凶手的问题。

及时给了他鼓励,让他重拾信心。

庭渊拍了曹禺的肩膀说,“我们一起将这个凶手抓住,然后将他千刀万剐,以正律法,以振民心。”

曹禺点头:“我栖烟城所有官员,但凭大人调配。”

庭渊也点了点头。

众人重新坐下。

伯景郁问:“这第五位被害人在何处遇害?时间间隔多久?”

曹禺道:“在青花坊安疏市长乐巷,距离第一位被害人林姑娘遇害的烟花巷,直线距离三里,而我和众人当时巡逻距离那姑娘不到二里,也是我们距离凶手最近的一次。”

众人有些惊讶。

曹禺无奈叹息,“当时我们从永昌市往北巡,途径烟花巷所在的安疏市,边走边鸣锣示警,而那凶手作案时我们与他擦肩而过,他肯定能够听到我们的鸣锣声,却并未收手,依旧选择对那姑娘下手。”

“多可笑啊,我们距离凶手那么近,他都敢顶风作案,在我们的鸣锣声中完成了他的杀人行为。”

“而我这病,也是那时落下的,当时得知凶手在我们鸣锣声中作案,而我们毫无察觉,让那姑娘遭遇毒手,一时气血攻心,从此便再无好转,那姑娘是有十四岁,如花似玉一般的年纪,他父母都已年近半百,老来得女,是夫妻二人唯一的孩子。”

听得众人心中对那凶手的恨又重了。

说起这事,至今曹禺还在耿耿于怀,“二老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在小姑娘头七那天,双双自缢身亡,我们晚到一步,只能给夫妻二人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