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坑(第3/4页)

这句话一出,平阳公主、柴绍都有点摸不清头脑,只能确定……李善觉得他去选试,很可能被派到江南、巴蜀、岭南。

平阳公主对朝中局势并不算十分清楚,柴绍却久居长安,立即响起,吏部尚书封伦兼任天策府司马……但秦王妃几次来探望,对李善态度都相当不错啊。

抛去这些杂念,柴绍郑重其事问道:“平阳幕府,长史出缺多年,怀仁虽初初入仕,品级未及,但若相求陛下,理应不难。”

李善神色淡漠,“在下于山东设伤兵营,活人多矣,自岭南学医至今,身份贵重者,无出公主之右,但在医者心目中,并无甚差别。”

要是凌敬在这儿,肯定吐李善一脸的口水,就算是性情稳重的苏定方,只怕也要嘴角抽搐……在你心目中,伤患者无甚差别,你怎么有脸说这种话?!

不说那日救苏母的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凌敬和苏定方都亲眼所见,送到李善手中的伤员,他并不是一视同仁,有的干脆就不管。

李善也委屈啊,有的伤员,是真的没辙了!

李善这段话等于是回绝了柴绍的好意,但在柴绍、平阳公主心中,却有着古怪的感触……你什么都不要吗?

当然是什么都不要。

或者说,是现在什么都不要。

施恩不忘报……其实这种事,最后得到的报答往往是最多的。

柴绍有点难以理解,这一个月来,他对李善有着颇多了解,这位少年郎虽位卑,但却颇负盛名,太子、秦王都有意怀柔招揽,若不是斩杀清河崔氏子弟一事闹的有点大,只怕太子、秦王都要抢人了。

入平阳公主府,理应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平阳公主如今还在晋阳,那对于李善来说,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现在,只能敬谢不敏了。

虽然现在有些难受,天策府中封伦、杜淹两个老王八蛋几次使坏,东宫那边几次怀柔,偏偏自己又被逼的以诗才扬名……但至少还没有正式进入东宫、秦王夺嫡的战场。

如果任平阳公主府长史,那接下来,很可能是处于风暴中心……一个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太子李建成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对李善施恩……太子妃几次探望平阳公主,对李善已经流露出类似的意思。

施个屁恩啊!

而秦王李世民可是知晓李善身世的……虽然后者以此得李世民信任,但如果李善出任平阳公主府长史,很难说李世民会不会逼李善在某个时刻做些什么。

李善内心深处哀叹,正如李道玄所说的那样……自己太过锋芒毕露了。

如果没有平阳公主这遭事,自己还能再苟一段时间,到关键时刻才现身……但有了救回平阳公主这件事,自己想继续苟已经不太可能了。

或许自己的身世……到了隐隐可以透露的时刻了。

不需要大张旗鼓,不能传的沸沸扬扬,但可以有选择性的透露给某些人了。

不过,这些事还要仔细盘算,需要权衡利弊,需要考虑河东裴氏、李德武的态度。

想到这,李善心头火起,你李德武几次出了阴招,从押送粮草到被逼的考进士科,再到此次……我之前可是一直以德报怨,都将你送进东宫了!

既然你不要脸,那就不给你脸了!

李善向柴绍重复了一遍照料平阳公主的细节后,准备转身离去。

但这个时候,平阳公主招了招手,“听闻你祖籍陇西成记?”

“是。”

“日后叫一声姑姑吧。”平阳公主不知道李善为什么不肯入公主府,但救命之恩,她愿意给予庇护。

李善呆了呆,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柴绍笑道:“陛下祖籍亦是陇西成记,这声姑姑倒是妥当。”

“待得病体痊愈,当登门拜谢。”平阳公主轻声道:“闲暇时,可常来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