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报应分明各有时(第3/3页)

李东阳摆了摆手:“不必,还是我,去求见万岁。”

杨廷和点了点头:“如此也好。有些事,还是当面能说得清些。”

“就知道他会来。”朱厚照放下抄了一半的《地藏经》,无奈地摇了摇头,“就说朕不在,去西苑了。”

谷大用应了一声,没过多久又苦着脸回来:“爷,李老先生说那他就在武英殿候着您。”

朱厚照不由皱眉:“那就让他候着!”

他提笔又写,到底神思不著,稍不留神就写坏了一笔,这一整页就不能要了。他气得咬牙,将纸揉成一团,狠狠丢了出去。谷大用被他吓了一跳,忙道:“皇爷息怒。不若,奴才替您抄吧。”

朱厚照斥道:“滚一边儿去。罢了,摆驾。”

谷大用一愣,他问道:“您这是要去……”

朱厚照翻了个白眼:“还能去哪儿,武英殿!”

李东阳老神常在立在武英殿门口,才刚刚等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到天子的仪仗至了。他挑了挑稀疏的眉毛:“来得这么快,肯定不是从西苑回来的罗。”

朱厚照的一双登龙靴在光滑可鉴的地板上踩得登登直响。他一面径直往里走,一面问道:“先生此来,所谓何事?”

李东阳将名册举过头顶,沉声道:“老臣请万岁,收回成命。”

朱厚照瞥了一眼,果然是为这个,他别过头道:“这上头的每个人,都是罪有应得。”

李东阳朗声道:“可不是每个人,都罪当处死。”

朱厚照皱眉道:“他们犯下这样的大罪,难道还不该死吗?”

李东阳叹道:“汉时廷尉张释之,执法公正,为世人称道。一日文帝出巡,经过长安的中渭桥。忽有人从桥下跑出,惊了天子的车驾。文帝将此人交给张释之论处,张释之按照律法,只罚了他四两金。文帝认为罚得太轻,觉得不满,他认为此人险些害他受伤,应当斩首才是。张释之却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如若凭借天子的心意,任意加重或减轻法律,那么律法的公信就会降低。廷尉乃权衡天下法度之人,稍有偏失,天下的执法者都会因此而受影响,届时百姓又当何以自处呢?愿陛下明察。’文帝听罢认为他所说是对的。【3】昔日的县人犯跸案,与今日之案又有何差别。大明律中早有规定,万岁为天下之主,应依律法行事,岂可因一己好恶,大开杀戒。这可不是大庆法王应有的作风。”

朱厚照冷哼一声:“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

李东阳失笑,他接口道:“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4】万岁何不以慈悲之心,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改过?”朱厚照道,“他们改过如何,不改过又如何?”

李东阳无奈道:“他们改过后,自然能更好为国效力……”

朱厚照霍然打断他的话,他几乎是拍案而起:“他们改过了,我的李越就能回来了吗?他们改过了,就能换回李越的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