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4/6页)

一听到这个,不仅德王、安王和景王顿时坐直了背,其他朝臣也都来了兴致。

去岁陛下诏亲王进京,隐隐有从几位亲王之中挑选出合适的储君的意思,自先太子去后,太子之位都空悬了十八年了。

如今老皇帝病躯难抗国事,若是哪天突然撒手没了,却没有指明储君,那京城不得大乱?

不仅几个亲王渴望着陛下赶紧立储君,朝臣们也急。

尤其是萧弄也进京后,急得百官不住地掉头发。

几位亲王跟萧弄比,自然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的,但剿匪就是个很不错的政绩啊!

若是哪位王爷能拿下这伙逆贼匪徒,威望便能提高不少,朝中支持的人定然会增多一些。

陛下会派谁去?

这会儿陛下指派了谁,几乎就能大致猜到,陛下心目中的储君人选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起来。

萧弄没什么兴致地靠在椅背上,手肘抵在扶手上,手掌托着脑袋,是个非常不端庄的姿势,懒散冰冷地扫了眼那三个此时备受瞩目的亲王。

萧弄自然不是闲得无聊来京城的,他来京城,也不是来看这场无趣的夺嫡大戏的,不搅搅浑水,让皇室从上到下都头疼恐惧、提心吊胆,最后再挨个宰了,怎么对得起裴家对萧家做的一切呢。

选吧。

萧弄漠然地弯了弯唇,眼底浓戾的杀气一闪而逝。

选到谁谁死。

谁领命去剿匪,谁就不必回来了。

所有人都看着老皇帝,老皇帝却没有立刻指派人,又握拳抵唇咳了几声,随即和颜悦色地望向钟宴笙:“小十一,你觉得派谁去剿匪比较好?”

钟宴笙正看着热闹,没想到突然被老皇帝用热闹砸了,蒙了一下。

上次在斗花宴上也是这样的,他瞅着热闹,德王突然把热闹往他身上引,丢给他一个怎么回答都得罪人的问题。

钟宴笙木然想,他是不是十一皇子可能还有待商榷,但老皇帝跟德王肯定是亲父子。

感觉所有人都在看自己,钟宴笙头皮有点发紧,本来在椅子上轻轻晃来晃去的脚尖也老实停住了,盯着自己的脚尖,张了张嘴。

他哪儿知道派谁去合适啊?!

这几位亲王殿下就不知道自己努力一下,主动开口争取吗?

老皇帝的语气格外和蔼:“嗯?不用紧张,父皇只是问问你的意见。”

盯在钟宴笙脑袋上的几道视线有如实质,尤其是德王的眼睛,都快喷火了。

若钟宴笙是个无关的外人也就罢了,偏偏他昨天才被老皇帝认作十一皇子接进宫里,还让他住在了只有先太子住过的明晖殿中!

德王一想到钟宴笙的脸和眼睛,就又惊又怒,感到古怪至极。

钟宴笙如今的身份,可是有资格角逐皇位的。

老东西到底什么意思?

找个不知道哪儿来的、身份不清不楚长得像的东西,莫不是就真拿来当儿子,想像当年一样培养?

钟宴笙硬着头皮开口:“儿臣觉得,那伙逆贼隐匿在山林之中,就连当地的兵官也束手无策,说明那些逆贼十分熟悉山林地势,若是轻视了他们,贸然前去剿贼,必然会吃大亏。所以派去剿匪之人,至少要懂得用兵之法,唔,有、有过经验最好,不如先问问谁有应对林匪之策,再决定人选……”

他小声说完,心里忐忑,老皇帝却拊掌大悦,一笑道:“还是我儿心思细腻,不急功近利,考虑周到。如何,你们可有办法?”

老皇帝的一声“我儿”让德王的脸又黑了黑,立即先开了口:“这有何难,一把火放进去,这群藏在山里的猴子焉能不出?些许乌合之众,本王在封地剿灭的逆贼不下三次了,哼,十一弟还是太过年幼,见识浅薄,太高看他们了。”

钟宴笙对他说自己太年轻见识浅没意见,但忍不住反驳:“如今正是盛夏,若是烧山,山火如何能遏制?山上一片涂炭,未免有伤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