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2/5页)

康文太子仁善,总是会出手相护,还时常将三弟带在身边,一起听学。

当年为康文太子讲学的太傅,乃是琅琊大族出身的大儒,膝下有位千金,与康文太子和当今陛下的关系都很好,三人算是青梅竹马一同长大,所有人都觉得,太傅的这位千金会与康文太子结亲,成为太子妃,再在未来成为皇后。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太傅家千金居然选择了嫁给三皇子,更没料到,自此之后,康文太子开始了频繁的生病。

他病得越来越严重,开始不断呕血,太医院上下都查不出问题,被暴怒的顺帝拖下去砍杀了一片。

国之大任,自然无法交托给连病榻都下不来的康文太子,但顺帝还心存希望,迟迟没有更改储君,拖了两年,康文太子的身子刚有了一些起色,就在一个夜里,突然薨逝了。

大悲大喜伤身,顺帝大受打击,一病不起,而康文太子一死,其他几个亲王也有了动作。

一番血雨腥风之后,当时无人看好的三皇子登上了皇位。

太子太傅家千金的确如众人猜测,成为了皇后,只是登基的人,和众人想象中的不一样。

新皇刚继位时,并不服众,民间流传着一股声音,说是当今陛下给康文太子下毒,连顺帝也是被他毒害的,不少清正的文人写诗作词,暗骂新皇得位不正。

皇后诞下孩子时,骂声依旧未熄,直到裴羲两岁时皇后病逝,皇帝流露出种种深情的表现,加之太子裴羲自幼便冰雪聪明,颇得朝内朝外喜爱,才逐渐扭回了名声。

赞颂的人多了,那些关于康文太子的余波也就渐渐平息了。

钟宴笙对先太子裴羲的情况都知之甚少,对上一代的往事了解就更少了,依稀是记得有这么一位康文太子的,听完卫绫的讲述,站得有些累了,坐到踏雪背上:“我……太子殿下的事,与那位康文太子有关吗?”

哪怕卫绫有所铺垫,他也还是被冲击得不清,一时很难难以喊出“父亲”两个字。

卫绫沉声道:“有很大关系。”

外人只知皇后与老皇帝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老皇帝在皇后病逝之后也一往情深,至今没有继后。

但没人知道,康文太子始终如一座山一般,压在老皇帝的心头,他对皇后,逐渐暴露出了真面目,从怀疑皇后是否对康文太子有留恋,到怀疑皇后的贞洁,甚至怀疑大儿子裴羲是否是自己的血脉。

——那是很可笑的,康文太子最后一段时日,病得连呼吸都如风中残烛,轻轻一吹就灭了,皇后就算真与康文太子有什么未断之情,也不可能有什么苟合之事。

但老皇帝就是怀疑,他对皇后忽冷忽热,经常在皇后睡着之后,长久地凝视着她。

皇后的身子本来就不好,终于在这样的强压之下,郁郁而终。

皇后逝去之后,老皇帝对她的母家不断重赏安抚,又将大儿子裴羲教养到身边养大,十二岁就立储,宠溺无限,要什么给什么,言官都纷纷上书,担心太子会被养成个娇纵的性子。

然而太子裴羲逐渐长大,不仅没有长歪,反倒如瑶林琼树,是个光风霁月的谦谦君子。

钟宴笙终于意识到了这有多恐怖:“陛下,其实很不满意……他长成了这样吗?”

“……殿下也不知道。”卫绫垂下头,“殿下少年时一直觉得,陛下对他是宠爱的,对陛下亦一直有着孺慕之情,直到殿下及冠前,从皇后娘娘的旧物里,翻到了娘娘病逝前写的一些书信。”

那些书信里,就讲述了康文太子的事,以及皇帝对她的怀疑,皇后困在深宫里,书信若是想寄出去,也会过皇帝的眼,最后无人可寄,烧了一些,留了一些,但从她留下的书信里,拼拼凑凑,也能看出个大概。

那是裴羲第一次感到父皇的恐怖和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