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4/6页)

霍善不解地问:“察觉了什么?”

李时珍见他一脸懵懂,也知道从他这里问不出什么来。

现在他们不像一开始那样全天跟着霍善了,所以也不知道霍善和霍去病父子俩白天都聊了什么。

李时珍只是觉得刚才霍去病看霍善的眼神不太对而已。

“反正他是你爹,应该不要紧。”

李时珍说道。

霍善闻言点点头,他摸着身上很符合明代风格的棉衣,不由和李时珍分享起他爹特意给他送狐皮袄子的事。

那狐皮袄子可暖和了!

李时珍听他开始炫耀起自家爹来,不由说道:“别小看我们这身冬衣,唐宋时期可不像我们这样人人都能穿上这么一身厚棉衣。”

他给霍善讲起棉花的发展史,棉花早在汉代就已经悄然在这片大陆上生长,许多人却还是没机会用上它。直到元明时期大力推广棉花种植、改良棉纺技术,从此天下百姓才能好好地过冬!

比如他们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特意下过这样的诏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

这就是要保证家家户户都有桑麻和棉花!

有了这半亩棉花,大伙的冬天便好过多了。

事实上历朝历代都有要求百姓种桑麻的规定,只是明代添了个棉花而已。

霍善闻言追问道:“那我们这里哪儿有这个棉花呢?”

李时珍:“……”

完了,好像又吹过头了。

想到霍善白天还在为老人过冬难而难受,李时珍觉得这没什么不好说的。

他给霍善介绍了一下,汉代应该有两个地方有棉花,一个是西域,一个是南越。

西域那边阳光充裕,棉花长得挺好,只是移栽到中原来恐怕没那么好的产量。

至于南越那边的棉花估摸着也不太适合在北边生长。

想要选育出适合种在中原的高产棉花恐怕没那么容易。

太医院便有药用的棉花以及相关图册,李时珍带着霍善进了太医院,准备让霍善看看棉花长什么样。

霍善想到白天李长生对老人们过冬问题的担忧,迈开小短腿跟着李时珍往里跑。

他很快摸到白白软软的棉花团。

棉衣穿在身上的时候还没感觉,摸到棉花的时候他才感觉这种作物真是个大宝贝。

蚕丝尚且要养蚕才能吐出丝来呢,结果这棉花居然直接结出棉丝来了。

难道这是老天送给世人的礼物?

可惜他们汉代人一时半会还穿不上它!

李时珍也没忘记自己是要教霍善认识药材的,这棉花也有许多部位可以用药,不过更多的是取它柔软无害的特性用来裹药。

比如耳朵出了毛病不太好用药,便用棉花把药裹成团塞进去。

还有别的地方也适合用棉花塞。

比如肛门。

许多小孩子肚子里长了虫,肛门痒得厉害,说明虫就长在那附近。这时候可以用棉花把调配好的驱虫药从肛门塞进去,第二天起来就能把虫子给拉出来了!

所以这棉花在治病方面也用处多多!

要不太医院这边也不会专门收着不少棉花。

霍善:?????

这里为什么又有虫子!

还有,你说小孩的时候为什么看着我!

我可爱干净了,肚子里才不会长虫子!

李时珍逗够了小孩,继续带霍善辨认别的药材。

等到今天的辨认任务差不多结束了,李时珍才找出绘有数种棉花的图册给他看。

霍善早上睁开眼的时候,脑海里还惦记着那天生能长出白团团的棉花。

他转头往旁边看去,发现霍去病还没起来。

往常霍去病可是早早醒来的!

霍善一骨碌爬起来,可着劲摇晃起霍去病的手臂,口中喊道:“爹!爹!”

霍去病睁开了眼。

他对上霍善关切的眼睛,忍不住转头看了眼窗外的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