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这小子什么意思?

嘲笑他医术不精没人来找他看病?

夏老头没好气地道:“你带了这么多人守在外头,谁敢进来?”

从昨天冠军侯的人找上门开始,夏老头便让患者先不要登门了,他还不知道冠军侯府这边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霍善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他问道:“那我今天可以在这里义诊吗?”

这是霍善和李时珍他们商量出来的办法,如果不要钱的话应当会有人愿意让他带温应几人上手实践实践。

夏老头虽没听过义诊,却也从字面意思猜出了几分。他冷笑道:“怎么?你们冠军侯府还需要靠这点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霍善可算是听出来了,这老头儿不喜欢冠军侯府。他认真地和对方分辨起来:“我要人心做什么,我只是想带温应他们上上手。”

夏老头道:“就你这年纪还带人上上手,你把治病救人当什么?”

霍善还没开口,温应已经开口维护起霍善来:“我们先生治病救人的本领未必比你差。”

夏老头听到温应的声音,转头打量了温应几眼,淡淡说道:“一个阉人也敢大言不惭。”

温应脸色未变。

可霍善不在意被这老头儿看轻,他们却不能不维护霍善。

他没有和对方分辨什么阉人不阉人的,而是冷静地和夏老头说起自己当初生病时的症状。

夏老头没想到这十来岁的阉人描述起病症来竟讲得头头是道,不觉认真聆听起来。

温应这段时间虽没有上手治病,却跟着霍善研习了大量医案,描述起具体病情来自然十分严谨。

他把自己的“怪病”给讲完了,才抬眼询问夏老头:“请问您知道这病怎么治吗?”

涉及治病救人,夏老头便不再是刚才那冷嘲热讽的态度了。他沉吟片刻,才说道:“用小阳旦汤。”

温应闻言望向霍善。

很显然,他并不知道小阳旦汤是什么。

既然不知道是什么,他便不能妄下论断。

所以他向霍善投以询问的眼神。

霍善知道温应是听不得旁人贬低自己,自然不会让他被外人难住。他给温应解释道:“小阳旦汤便是我与你们说的桂枝汤,用的同样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

桂枝汤一度被誉为“群方之祖”,许多太阳病都能用它解决,所以用得便比较多。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过他是遍读经方后把适用的药方记录下来,所以桂枝汤在他成书之前便存在了。

比如在托名于伊尹的《汤液》之中的小阳旦汤便与桂枝汤是同方异名。

服用之后也是观察患者是否出上一层薄薄的汗,出了汗一般便没事了。

霍善的嗓音虽然稚气,讲起方剂来却是正经无比,听得夏老头不由转过头用凌厉的眼神看向他。

像是想把他看出个洞来似的。

霍善给温应讲解完了,察觉夏老头正盯着自己看,也转过脑袋看向对方,奇怪地问:“怎么了?”

温应得知小阳旦汤与桂枝汤是同一方,便知晓这位夏医家也是有真本领的人。

他不卑不亢地说道:“先生便是用桂枝汤治好了我的怪病。先生还悉心传授我们医理,只为了让我们这样的微贱之人受疾病所困时也能得到医治。”

正是因为世人对待他们大多都是夏老头这样的态度,他们才会对霍善更为亲近和敬服。

在霍善眼中没有身份地位之别。

霍善是把他们当人看的。

夏老头态度倒没这么恶劣了,他问霍善:“你准备怎么个义诊法?”

霍善道:“我带他们给病人诊断,您在旁边给把把关。要是有人愿意找我们看病,开的药就不收他们钱了。”

夏老头看了眼霍善:“谁让你做这些的?”

“没谁让我做啊!”霍善道:“就是说好要教会他们的,要是一次真正的病人都没上手过,他们哪里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