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3页)

他一向不太搭理旁人的评议,也不知道底下的人过得苦不苦,左右那不是他的长项,他只要把仗打好就可以了,赏罚抚恤之类的事朝廷自有安排。

不过听闻诸葛亮是因为新帝年少而临危受命、从此必须得军政一把抓的能人,所以诸葛亮这是既要搞军事又要搞内政,两头都得他操心,面临的心理压力自然比单纯打仗要大得多。

难怪要被弄来他家娃的医馆里休养。

诸葛亮仰头看了会天象,笑着对霍去病说道:“明日天晴无雨,可以早些出去看看那几处有疫病的地方。”

霍去病点头:“先生也早些安歇吧。”

翌日一早,霍善精神抖擞地醒来。他昨晚去了趟随园,袁枚已经给他安排好义诊的地方了,不仅让他薅了好多宝箱,还给他送了样他心心念念挺久的作物。

棉花!

虽然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来应该能薅回点西域那边的棉种,但商城这个棉花种子可是经过无数代人选育的,产量和适应性都有很大的改变。

霍善看了看介绍,发现江夏一带适合四月栽种。

从现在攒棉花种子到明年初夏适宜播种时,江夏郡就能种好多棉花了!只需每户种个一两亩,过个暖冬不算事。

明年满足了本郡人口和军屯的需求,后年就能给别处也安排上!

霍善得了好东西,一醒来就兴冲冲拿去给霍去病献宝。

于是霍善刷牙洗脸的时候,霍去病就在边上拿着团白色的棉花在认真研究。

这白白的棉团,就是霍善以前给他们讲过宝贝吗?

霍善刷干净他的小白牙,就跑到霍去病面前表示自己攒到冬天,就可以给霍去病攒出一身棉被褥,他在城里不冷的,霍去病在军中很需要!

霍去病当然不会说自己也不是很需要,他衣食住行样样都是最好的,只点着头应道:“好。”

霍善顿觉自己攒棉花的任务特别重要,务必要在它上架当天统统买光光。

一行人前去士兵们目前排查出来的几个乡走了一圈,遇到需要自己出手的地方,李时珍和霍善都显得靠谱了不少,两个人认真地商量着怎么处理当地的血吸虫病问题。

血吸虫病这东西只要染上了,严重起来过个几年功夫就能让一个壮年男性失去劳动力,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致命的。

幸而现在有诸葛亮这个“患者”在,他们可以直接从随身药房支取需要的药材,可以针对性地治疗和对相关疫水进行消杀。

而且他们已经通过研习血吸虫病史了解过相关防疫手段,知道配合药物消杀的同时还需要发动群众的力量配人工消灭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

得对当地人进行宣讲,让他们了解到灭杀钉螺这个重要环节的必要性。

这些细致活可以安排给当地县衙干。

诸葛亮在旁边听着一大一小你来我往地讨论着相关措施,越发感觉霍善这孩子有着远超于年龄的可靠。

难怪那么奇异一个医馆落到他这四岁小娃娃手上也没出什么岔子。

就是老问他会不会做馒头这件事有点怪。

他都不知道馒头什么玩意。

不用想都知道,这一定是李时珍干的好事。

一行人前往第二个疫区的时候,发现当地人正在举办一场祛病仪式。

为首的是个巫医,正在神祠前跳着很特别的舞蹈,霍善到底是个小孩子,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兴致盎然地站在人群后头看看巫医到底是怎么给人治病的。

前头的乡民全都虔诚地跪坐在地,聚精会神地看着巫医手舞足蹈地做着些非常夸张的动作。

由于前头的人都是坐着的,便衬得霍善他们一行人非常显眼。

霍善认真看了好一会的巫医舞蹈,感觉要是五禽戏配上吹吹打打的乐曲应当也有这么个效果。

他很快便觉得没意思了,目光往左右看了看,很快发现旁边有个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儿同样没坐过去接受巫医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