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第2/3页)

其实封禅就是个象征性的仪式,真心想要编完全可以像当年叔孙通那样把高祖刘邦哄得高高兴兴,偏偏这些博士就是不乐意哄。

说到底,还是他们心里头不太认可刘彻去封禅,就跟从前那些六国博士瞧不上嬴政一样。

刘彻登基已经二十余年,皇帝当得也算是不错,有仗他真能打,有灾他是真能赈济,只不过对于众博士来说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居然不管对方的出身,是个人才他就用!

如果真的是人才也就罢了,有时候他还任人唯亲,将自己看着顺眼的人全部安排上去,看不顺眼的人统统不重用。当初狄山也就提议和个亲,他就把人扔去边关守坞堡,这让谁还敢说话?!

更别提他还暗示张汤弄出个“腹诽”罪来。

可以说刘彻这些举动全都在众博士的雷区上蹦跶,要他们昧着良心说刘彻的德行能去他们心目中最为崇高的泰山搞封禅,他们是坚决不肯承认的。

所以今天刘彻把众博士喊过来询问封禅章程讨论得如何了,他们还是一副“我母鸡呀”的惹人(特指刘彻)恨表情。

听人说霍去病带着霍善来了,刘彻眉骨微动,叫人把他们父子俩放进来。

众博士瞧见霍去病领着个半大小子进来,一时有些恍惚,怎么感觉转眼间那个才四岁大的朝阳侯就已经长成个小小少年了?

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最飘忽不定的,同一个年纪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长得矮,那都是很自然的事。

霍善这个“入梦”后到处跑的人,身量长得便也比同龄人快些,转眼就很有当年霍去病刚在人前时露脸的模样了。

霍去病是在刘彻登基那年出生的,刘彻登基了多少年,他现在就是几岁。

许是因为知道了这件事,刘彻当年得知有这么个孩子存在的时候便觉得分外喜爱,等霍去病略长大一些后便时常把人召进宫与卫青一起待在御前,兴致来了还说要亲自教他兵法(虽然惨遭霍去病断然拒绝)。

所以博士中资历老一些的基本都见过少年时期的霍去病。

霍善很自然就跑过去刘彻边上坐下了。

霍去病也听从刘彻的意思坐到旁边去。

众博士:“……”

以前就感觉霍去病杀气很重,叫人不敢在他面前多说什么,现在怎么还附赠个缩小版在旁边?得亏这小子的性格看起来和他爹完全不一样,要不然他们还真会马上起身告退。

刘彻问霍善:“怎么一大早进宫来了?”

霍善也不管众博士是什么心情,麻溜和刘彻说起自己已经请教过丘先生了,并且拿到了相当完整的泰山封禅章程!

众博士听后就不干了,制定礼仪一向是他们儒家的事,哪有霍善这个墨家子弟说话的份?

墨家那些奇技淫巧固然有那么点用处,他们也承认霍善在江夏郡干得挺不错,毕竟连汲黯都把他引为忘年交了,他们再不喜欢墨家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他把江夏郡治理得不好。

不过吧,泰山封禅真的跟他们墨家没关系啊!

当即就有人站出来说话了,拐着弯儿说霍善年纪小,哪里懂什么封禅,要刘彻千万别听他的。万一胡搞瞎搞搞出问题来,岂不是有违前往泰山封禅的初衷?

霍善听人家嫌弃他年纪小,马上反驳道:“这章程又不是我写的,是丘先生给我讲的,丘先生那可是能和你们那位董夫子辨经的厉害人物!”

孔丘为了和董仲舒讨论个有来有回,也曾悉心了解过汉儒的情况,人家虽然一把年纪了,学习能力却非常强,现在这份封禅方案就是按照汉代的情况调整过的。

他们方案都没看过,怎么就知道不好呢!

霍善很不服气。

刘彻见霍善气呼呼的,哈哈笑道:“朕也见过那位丘先生,学问确实高妙。既然他都给出章程来了,那你就拿出来给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