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亲近的人反而离得最远(第4/4页)

我妈转念一想,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我赶紧打蛇随棍上:“再说了,我爸压根儿就没有乱花钱,他也不赌博的,如果真的发生了,你怎么甩脸色都行,我一定站在你这边,他也能知道为什么。但是你都没有抓到他的把柄,凭空杜撰,你不舒服,他不舒服,我也不舒服。对吗?”

那一刻,我觉得有点儿好笑,也产生了一些错觉,我感觉自己是妈妈的爸爸,妈妈是我的女儿。在父母面前,我们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所以一直觉得我们要被理解、被呵护、被教育。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们了解的世界更大了,知道的事情更多了,我们已经把父母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们懒得和他们沟通,懒得教他们学习新的东西,这并不是不耐烦,而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父母,他们能把我们教育成人,他们怎么可能学不会这些呢?他们只是不想学而已吧。

我教我妈学微信,教了一个小时,她学不会,我就放弃了。后来,她主动用微信和我聊天,我问:“你怎么学会了?她说:隔壁有个KTV,说是朋友圈集齐五十个赞,就可以打三折,我就装了微信,而且让老年大学的同学都装了,我们现在每天都轮流点赞去唱歌,特别便宜。”

听完她说这些,我很自责。妈妈不是学不会,而是我没有找到让她真正感兴趣的点。

后来,我也学聪明了。几个月前,我教她如何使用微信进行付款,在电话里说了半天,她依然学不会。我就用自己的微信给她转了两千块钱,然后告诉她,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你不收款,放在你的银行卡上,这个钱就要被扣10%的手续费。

我妈一听特别着急,立刻去了银行,给自己的卡开通了手机银行,绑定、设密码、收款,不到两小时全都搞定了。

我问我妈,怎么一下子就学会了?

她很淡定地说:“怕钱被银行扣掉啊。”

几年前,我在列车上写下的文字是关于——为什么我和妈妈总是会争吵,又解决不了。今天,我写下这些文字是关于——我终于知道如何和妈妈沟通了。这是特别令人开心的一件事。

时间跳转到我刚大学毕业那一年,我妈那时就告诉过我答案,只是那时的我只顾得上自己,却忘了这些,直到最近才想起来。

那时,很多同学毕业之后都要回自己的家乡,我跟我妈说:“我不想回郴州工作了,我想留在长沙。”她说:“只要你喜欢就好,长沙离家里也不远,火车四五个小时就到了,可以的。”

又过了一年,我跟她说:“我打算去北京工作,北京很远,有可能我们一年只能见一两次了。”她还是这样对我说的:“只要你喜欢就好,如果你和我们待在一起不开心,也不是妈妈愿意看到的。”

我们总是用与外人交往的方式去评判自己与亲人的沟通,却忘记了这根本就行不通,因为父母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我们开心,只要告诉他们我们开心,他们就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