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杀人剧(第6/10页)

“至于疑点二:廖梦薇为什么要在A男身上安装、引爆微型炸弹,炸毁A男的尸体?这点就是廖梦薇从那完全封密的办公室里消失的关键!”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急不可待地说,“廖梦薇进入那办公室后,就像变成空气一般消失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啊!这、这可是不可能犯罪呀。”

“不可能犯罪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是凶手运用了一些障眼法,让我们暂时看不清真相。”V稍微顿了顿,望了我一眼,缓缓地说道,“曾经有专家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一批试验者观看一段一台白色跑车在乡间公路上疾驰的短片,观看结束后,把试验者分成A和B两组,分别向两组试验者提出不同的问题。向A组提出的问题是:‘白色跑车的时速大概是多少?’向B组提出的问题则是:‘白色跑车在经过谷仓的时候,时速大概是多少?’”

我弄不懂V说这些话的含义,两眉微锁,默然不语。

V接着说:“几天以后,专家再向所有试验者问一个问题:‘在短片中,你有看到谷仓吗?’事实上,那段短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谷仓。在A组的试验者中,有3%的人回答说有看到,3%,这很正常,但在B组的试验者中,竟有高达17%的人说看到了谷仓!”

“为什么B组中会有这么多人同时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谷仓?那是因为B组的人曾经回答过一个‘白色跑车在经过谷仓的时候,时速大概是多少’的问题。这个问题,向B组的试验者的记忆,提供了一些似乎真实的信息--那乡间公路上有谷仓存在,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看法,甚至会让他们真的‘看见’了一些实际上并没发生的事件。他们的记忆被诱导了、被替换了!”

“后来经过调查,B组中那说看到谷仓的17%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缺乏主见,很容易被别人动摇。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动摇自己的记忆。”

我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问道:“你说这些,跟廖梦薇是怎样离开办公室的,到底有什么关系?”

V嘴角一动:“你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动摇的人吧?不仅是你,还有C女,我想她也是一个缺乏主见、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的人。”

我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是的,我总很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至于C女,据我观察,她的性格也是这样。”

“所以你们会被廖梦薇挑选出来,成为证人的角色。”V说道。

“什么意思?”我问道。

“廖梦薇把你和C女叫到公司大门外,让你们目睹杀人剧的发生,让你们充当了证人的角色。她所以让你们两个担任证人的角色,并不是随机挑选的,而是根据你们这种容易被外界动摇的性格而决定的。”

“我不明白!”我摇了摇头,脑袋有点混乱。

“我的意思是,你和C女的记忆在不知不觉间被诱导了,甚至被替换了。所以你们一致肯定了‘X在进入办公室后,再也没有出来’这一状况的存在。而警察根据你们的口供,便只能把办公室里唯一存在的男子--尽管他已经是一个死人--当成是凶手。”

“我们的记忆被替换了?”我轻呼一声,两手捂嘴,“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V望着我,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有亲眼看到X走进执行总监的办公室吗?”

V话音刚落,我目瞪口呆,心中似乎想到了一些极之重要的事情,但具体是什么事情,一时之间却又说不上。我竭力回忆当天的情景,想了好一会,才吞了口口水,以十分认真的语气说道:“这么说来,我好像真的没有亲眼见到X进入执行总监的办公室啊。”

“我们现在所遇到的情况,跟‘轩弦的密室讲义’中第三类的第五条吻合: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早,凶手在目击者确认密室存在前已经行凶并离开。”V顿了顿,说道,“是的,在你们确认那个办公室是密室之前,凶手已经不在那办公室里了。杀害A男以后,凶手根本没有进入过那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