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5/7页)

我提醒他:夏娃呀!夏娃,你还记得吗?

我提醒他:夏娃没有留下地址,夏娃她藏于别人。

不过我又得安慰他:别慌别怕,自从我来到你,自从我们结手同行,丁一呀我们就走进了无所不在的别人。

我安慰他:可这正是我们的路啊丁一!自从离开伊甸,我们就只好在这样的路上走了,只好在这样的路上去寻找夏娃。

可是谁来安慰“写作之夜”中的那个男孩呢?谁去安慰我们叫他姑父的那个老头呢?或者,其实我也并不能够安慰丁一。还有夏娃,谁来安慰她呢?自伊甸一别,夏娃她已经走到了哪里?

哎,这山海一样辽阔的别人,这天地一样遥远的别人,这时光一样走不尽的别人呵,便是亚当和夏娃已失乐园的证明!因而,我只有对丁一说:此时此刻,以及永远的此时此刻,都是我们寻找夏娃的时间;别处,以及别处的别处,都是我们走向夏娃的道路。

但是有三点警告,丁一你要记下。

丁一你要记下,历来,这寻找的难点都是什么:第一,惟当你找到夏娃,你才能认出她不是别人,而此前她与别人毫无二致。第二,你不能靠展示上帝赋予你的信物去招告她,不能滥用那独具的语言来试探她——就譬如,人是不可以试探神的!丁一我提醒你这是重要的,否则你将在这横桓如山、浩瀚如水的别人中间碰得焦头烂额(看样子他并没在意)。但是第三,丁一你听着:最终我们又必须靠这信物,靠这独具的语言,来认定那伊甸的盟约!

我所以要给丁一如上警告,大致是出于两种考虑。首先:此丁情种,我早看穿他决心活下去的动因根本是什么,你以为真的是乐观与坚强吗?不,根本还是欲望,所有的信誓旦旦多还是由于那一个“情”字!而这“情”字,能否终于走向爱,尚未可知。其次:心魂并无性别。或者说心魂并没有性,心魂只有别。这永远的行旅只是出于孤单,这孤单的心魂只是期求着与他者的团聚。只不过是因为这行魂需要载体,需要身器,这才有了性别。性,从来是身的标识,身的吸引,只是为了彰显其别和召唤团聚,而得自于上帝的赋予;那凹凸迥异的花朵因而好比是信物,是暗语。然而麻烦也就出在这儿:身器的彰显有时竟会埋没掉心魂,身之诱惑,竟至比魂之召唤还要强劲了!性的吸引,常致本末颠倒,欲念横生的花朵反会置心魂于不顾,自得其乐,自行其是,以至于身魂牴牾——身与魂相互折磨!丁一一带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我不得不早有提防。无论结果如何,无论此丁终于是乐不思蜀,还是痛不欲生,我总不能再让他毁了我的这一次旅程,不能再一次错过与夏娃的团聚。

身魂牴牾

何谓身魂牴牾?比如说吧,我爱上了A,可丁一偏偏看上了B。比如说我终于找到了夏娃,可丁一却不喜欢夏娃的此一居身。又比如丁一看上了某一美轮美奂之身,而我却发现,其实那里面并无夏娃。

再比如此地常闻痴男怨女的哭诉:“我知道他(她)不爱我,可我离不开他(她)呀!”什么意思?为什么离不开?再比如:“他(她)简直是个坏蛋,恶魔,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应该离开他(她)可我做不到啊!”谁知道?谁知道应该离开,又是谁做不到?以及为什么做不到?所有这类事端,莫不是因为身魂牴牾,以至于心折磨身,身戗害心。千古寻觅的路上,半途而废的梦愿或毙于路边的情魂,莫不是这样的死因。

孤单

问题在于:别人,不单是你的惧怕。惧怕,是因为向往,否则不会惧怕,否则无所谓别人,否则你对别人视而不见。向往,所以惧怕。而这向往,最显著的一个缘由还是:夏娃藏于别人。

早在丁一幼年,我已借助他懵懂的目光一遍遍张望夏娃的行踪了——张望别人,张望任意的女孩,因故丁一从小就有了“情种”或“好色”的名声(以及后来那残酷的称号)。——如是行径,我在史铁生时也曾有过。比如我在他的“写作之夜”,就曾望见夏娃正途经一个漂亮却愁苦的女孩,见她正像我在丁一一样感受着孤单与迷茫。那时,夏娃同那女孩正如影随形地走在夕阳里,蹲在草丛中,像我和丁一一样茫然四顾——想必也是怀着同我们一样的心情在张望别人吧。她是谁?其姑且之名为“O”。她曾在那史的“写作之夜”做短暂停留,以后不知去向。